公告版位
本網頁以Firefox瀏覽器最相容。部份用IE的朋友可能有文字顯示上的困難。造成您的不便我們深感歉意, 火狐可至此下載! http://moztw.org/

目前分類:靈性文章分享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轉貼自http://www.ddmhc.twmail.org/guoyu/cwmf-11.html

在這次的課程中,我似乎已講了很多。但主要的重點乃在:疑情、內觀、中道和法身而已。疑情、內觀,前幾次中已講得較詳盡;而中道和法身,則發揮得較有限, 故此將於本次中詳細剖析。但我們還是從疑情處帶過來說吧!

就修學而言,首要明辨修學的動機。以動機乃一切修學的首因,若因地不真,則果必迂曲。曾有人這麼問:「我們為何須打坐參禪呢?」老法師答言:「為了開悟成 佛!」「那開悟成佛又是為了什麼?」老法師再答曰:「為了弘法度眾生!」

各位看看這樣的修學動機,到底有沒有問題?我說:問題才大呢!因為這一切都是「向外求的」嘛!本來未有悟,現去求個悟;本來無能力說 法度眾生,現去求此說法度眾的能力。於是乎,既一切都是向外求,則亦外道而已!與凡夫俗子的求名求利,就本質上看還只半斤八兩而已!但這樣的思考方式,卻 普遍流行於佛教界中,豈不怪哉?

然何者才能真相應於內學的修學動機?答言:唯「疑情」也!而疑情又須從何而起?答曰:乃為明白生命的本質而已!

如何探討生命的本質?我們首就動物來看,一般的動物從生下來,首先得學會「覓食」和「保謢自己」;而漸成長之後,乃需求偶、交配、繁殖。若等老之後,則唯 待「病死」而已!在生命的過程中,牠們也須不斷去作調整:肚子餓了,得找食物充饑;身體冷了,快找個洞鑽。但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末期,牠們可曾明白:如此辛苦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然牠們絕不可能明白,甚至根本從未動心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一切動物從來都是「安於當下」的:肚子餓了,急去找食物充饑;身體冷 了,快去找個洞鑽。而等事情過後,便什麼也都「放下」了。至於未來,更非牠們所能懸念。因此儘管動物於地球上,已曾歷經幾十億年的生命時光,而本質上卻從 未提昇過。因此禪宗的「安於當下」,既是修證的最高境界,也是眾生被制約於「輪迴鎖鍊中」的原始狀態。

一切的動物以唯用「本能」過活故,便不可能明白生命的本質!但人呢?從某些方面來看,人確已比一般的動物高明甚多─這我不說因為人能 直立而行,或人能製造工具而已。人之比所有動物高明者,乃為人能「思考」故。有些動物似也有思考能力,但還不出本能反應而已,故不能從量的增衍到質的突 破。

而人以能思考故,不只能製造工具,更且能創造制度。於是乎,人雖在地球的生命史上,只短短幾十萬年的生命歷程;而一切成就早已凌駕萬物之上。尤其近兩三百年來的科技發展,更是一日千里,萬物莫擋。

但我還覺得:即使科技再怎麼發展,卻難對明了生命的本質有所助益。因為科技的思考型態,基本上是「向前衝」的典型;而「向前衝」的生命型態,是不可能明白生命本質的!

所謂「向前衝」的生命型態:即如一般人初於求學階段,次於婚姻階段,後於事業階段。既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故我們都得或於事前或 於當下,去規劃、去面對、去調適。而這種規劃、面對、調適的生命課題,即使到生命將終了時,還無一刻喘息的機會。而科技者,也只是在種種規劃、面對、調適 的生命歷程間,所用的工具而已!怎可能有助於瞭解生命的本質呢?所以以科技為導向的生命型態,事實上跟一般的動物,還是差不多的!

分歧與取捨:然而即使說凡俗眾生皆只「向前衝」,但過程間卻也不可能這麼單純!因為我們都將不斷地面臨生命的分歧點。比如說上小學, 你要就讀於公立小學,還是私立小學?於高中分組時,你要選擇理工科,還是文史科?或畢業後,將從事於那一行業?在人生的過程中,不斷地必面臨許多生命的分 歧點。於是乎不管你怎麼取捨,都將展現出和已往不同的生命型態來!

阻逆與轉折:有時候,雖事前也曾仔細規劃,三思而行。但於當下,才發覺全然不是那個樣子。於是乎,竟遭逢困厄危逆而走不下去了!但即使走不下去,卻也不能回頭!於是就只能僵在那兒而不知如何是好?然而有人卻側目一瞄,才發現旁邊竟還有條小路。於是奮不顧身,轉折而出。然即使能轉折出 來,卻也已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矣!

偏狹與枝末:所以即使謂「凡俗的生命型態皆是向前衝」,卻非一條光明坦蕩的道路,讓你直達彼岸。而是在不斷地分歧、取捨和阻逆、轉折後,已離生命的原點愈來愈遠,甚至完全地迷失了自己─說迷失,其實還太正經了;因為大都份人,本來就沒有先具的生命藍圖,所以從來就是走到那算到那,反一 點也不曾迷失過。

但不管其是否意識到「迷失」的問題?就凡俗的生命歷程來看,皆是愈走愈枝末,愈尋愈偏端。就以求學而言,小學或中學,反而面才廣;而大學的科系卻只偏端,至於「碩士、博士」卻更枝末而已!以此偏端、枝末直到生命的終了,卻只老死而已!至於死後,乃更相續於「向前衝」的窠臼裡!

所以從人的角度來看動物,既生命的本質不曾覺悟,不能提昇,則雖生猶死。而若從更高層次來看凡俗眾生,豈不也是既生命的本質不曾覺悟,不能提昇,亦雖生猶死。

命格與隨緣:雖然凡俗眾生皆不知自己曾從那裡來?將往那裡去?但在茫然一生中,猶帶有因前世造業所形成的「命格」。於是有的人儘管也十分庸碌,一生卻還過得平順;也有的人雖一直奮發有為,命運卻還十分坎坷。於是因為此隨業形成的命格,故算命者乃可算凡俗眾生一生的命運。

但命格只是大趨勢而非定數,故還將受「非常際遇」緣的影嚮。譬如能因某些特別的緣而大富大貴、飛黃騰達。以上不管是受命格的拘謹或受 異緣的推使,而或富或貴、或貧或賤,凡俗眾生還不出盲然生死的本質。

盲目的意志:西方曾有個哲學家,名叫「叔本華」,他以受到南傳佛教的影嚮,故寫了一本《盲目意志與表象世界》的書。內中說到:一切萬物包括有情眾生與無情器世,皆受於盲目意志的推使而不斷向前衝。譬如水雖不知前途有什麼?但它卻必「後浪推前浪」地直往前衝。同理,人即使不明白其活著是 為什麼?卻也必貪生怕死、奮發有為。

所以有人曾形容人一生的際遇,就如同懸行於霧夜中的吊橋,以霧夜故,前也茫茫,後也茫茫;以吊橋故,上也空空,下也空空。四維上下, 皆茫無邊際。

生也茫茫,死也盲盲:所以人如不能參透生命的本質,則只能隨波逐流而茫然過一生。這即使是歷史上所謂的英雄豪傑,能皆竿而起萬眾揮 應,亦不過如此。所謂「時勢造英雄」或稱為「英雄造時勢」也吧,其實還不是一樣。故不管是國王將相或紳士名流,如未能參透生命的本質者,皆可說是生也茫 茫,死也盲盲,都只空來人間走一趟而交白卷爾!

所以人為什麼須要修行呢?只為欲覺了生命的本質。譬如將出遠門,你是要邊走邊問路好?還是得事先準備好完整的路圖才上路呢?我相信聰明人皆欲先準備好路圖才上路。而欲規劃生命的藍圖,這唯有曾覺悟得生命的本質者,才作得到。

而「覺悟」將從何生?從「疑情」生也。所以聖賢者,得對生命的本質先產生疑情:人活著究竟是為什麼?一切生命的流轉,竟有何意義?於是以產生疑情故,他生命的型態便已非向前衝的典型矣!

所以對此生命本質的懷疑與探討,並非只為求免於人生中有許多的痛苦和煩惱而已!如只為遭逢逆障才來學佛,這種「困而學之」豈是最高明者?古來有很多國王將相發心學佛、甚至出家,豈是為已遭逢到什麼大困逆才來修學的?

此因於生命的疑情而發心修學佛法者,乃真與「菩提心」相應。否則若為求免於痛苦與煩惱,則只要覓得一極樂之國,即可免矣!所以淨土宗者不求覺悟,乃是從發心學佛時,就已非發菩提心也。

明達生命的本質有這麼重要嗎?有!為明達後,才能善巧規劃生命的藍圖。現代人都很忙,但都在忙些什麼呢?忙著作秀,忙著搶鋒頭!但從年頭忙到年尾,從生前到死後,究竟能給自己或社會帶來什麼好處呢?這倒是這些忙人思議所不及處,所以既忙忙,也茫茫,更盲盲,皆是「一窩蜂」而已!

所以即使不談出世解脫,就算只在人世間待人處事,都還必從疑情而起思惟、觀照、抉擇。否則放眼世間,皆只是「奴才」而已!而這等「奴才」,辛苦了一生,還不知主在何處?所以修行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簡單說:為了成為一個「明主」─從明達生命的本質而能自主於生命的造化。於是為不明故,乃 先自起疑情。以上已辨明修學的動機。其次:

動機雖有,其次要有方法才能進展;而內觀者,為此之不二法門也。關於內觀,我們且先從最廣泛的內觀說起:

從向前而返照:首先我們得從盲目向前衝的生命型態,轉型為向內返照的功夫。所謂返照,即是從最初淺的「反省」作起。在一事件過後,我們能否從反省而增長智慧。很多人雖也能夠返顧,但只能記取很多雜七雜八的記憶,卻不能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增長智慧。所以道「有經驗而無體驗」。世上很多人 常一錯再錯,即是不能從經驗而學習者。

因此要成長,就要能從經驗中去返照學習。經驗,當然不必限指自己的經驗;有時候能善巧吸收別人的經驗,乃能事半而功倍。甚至往昔聖賢 所遺下的教訓,更是一本萬利;若不善加吸收,豈非與自己過意不去?

故人若只依「向前衝」的生命型態來過活,則他在量上或許面能很廣,但在質上絕難能提昇。因為返照,乃提昇的基本前提。

從外張而內攝:凡夫因於「我見、我愛、我慢」,故皆習於向外擴張,欲使小我變成大我。當然向外擴張的方式可有很多,求名求利,求工巧 技藝、知識學問等皆是。然而一昧地向外擴張故,乃漸從本而末,以至於全忘失了根本。這就如前面所說,以不斷分叉取捨、阻逆轉折故,以至全迷失於身在何處? 故我們得從返照而內攝,以便於身心當下處去探究生命的本質。

從取捨而統合:一般人於碰到理或事之矛盾處,則唯用「取捨」的方式去抉擇。於是以取此捨彼、取一捨一故,便看不到生命的全體。故我們當用統合的理念,去提昇或超越矛盾。而欲統合者,唯用內觀的方法,去參破彼此的矛盾處,才能完成真正的統合。

從思惟到參究:以上返照或統合,一般人還只用「思惟」的方式去處理。然思惟雖眾皆習用,也有它相當的作用,故世間仍有理念較深刻的哲 學家、宗教家或藝術家。但以佛法而言,思惟只是妄心的現形意識,難以真逼進生命的本質處。故欲真參透生命的本質,唯用不思惟的「參究」功夫─即是前所謂 「懸而不思」的法門。

從逆流到還源:以上從向前而返照、從外張而內攝、從取捨而統合、從思惟而參究,皆是佛法中所謂逆流的功夫。以能不斷逆流上溯故,能還到生命的源點─亦即真心所現處,而會透生命的本質。

從知解而體驗:要理會生命的本質,雖用聽經聞法的功夫,亦能有相當的知解。但那只是以思惟方式而得到的浮光掠影,跟真正的體驗,還有天地之隔。故我們於知解後,當更用參禪的方式去用功,以便得到真正刻骨銘心的體驗。

以上所說修行動機的疑情,主要有:一、對生命本質的疑惑;二、云何出離痛苦與煩惱?疑情既起,則要有方法以對治;而對治者,乃內觀法門也。

內觀,從最初的「日三省吾身」到參話頭;故有「思惟」與「不思惟」的方式。而思惟者,當以法理為根據才能有效。否則,凡夫眾生不也是朝思暮想,念念思惟嗎?但凡夫眾生既以理路不清(成見太多或邪見太深),又以經驗不足;故雖盡力思惟,仍覺悟不了生命的本質。在佛法「八正道」中,不早 謂:必先有正見,才有正思惟嗎?

既思惟者,當以法理為根據;而法理竟從何而來?從「聞思」中來!所以內觀者,還須先有「聞思經教」的前方便。否則一昧的閉門造車,常只是自鑽牛角尖而已!何能有助於覺悟?在歷史上曾「無師自悟」者,唯釋迦牟尼佛而已!

因此,中國禪宗到後來竟宣稱:文字只是葛藤,經教更是雜毒。我覺得這只是在斷自己的根本而已!而根本既斷,中國禪宗乃不能不愈來愈萎弱。所以我雖自始強調內觀法門,卻也鼓勵行者當多從聞思中建立正見,以作為返照、內攝、統合、參究之依據。

問曰:既內觀須以聞思經教作前方便,那世間的知識與經驗是否亦有助於覺悟呢?答言:對於覺悟的過程,我曾用過一個比喻:就如釀酒,雖最後必將壺口封閉,以靜置地窖中發酵。但於封口前,乃須先填入很多材質才行。故真參禪雖是不思惟的功夫;但於不思惟前,仍須用思惟的方式去收集很多資糧─ 此資糧既包括佛法的知見,也包括世學的知識和經驗。故歷史上的大禪師,都曾有飽學經教、深通世學的過程;故一旦開悟了,便能立即成為一代人天師範。相反地,有些行者,能以受棒喝故而一時脫落身心;但以經教世學不熟習故,便難成為一代大師。

其次,不思惟的內觀或參禪,乃須有「修定」的前方便。否則妄想雜念如五月蒼蠅,揮之不去,則如何能修觀或用參?故佛法常云:「由定發 慧」。此慧,乃偏就證慧而言。而修定者,又須有調身、調息、調脈的前方便。否則或身難安,或息太粗,或脈障叢叢,心如何能定?故我於此課程中,乃介紹等持專注與兼用內觀的方法,用以幫助修定及調身、調息、調脈等。

內觀雖曰有思惟與不思惟,其實在運用時,往往又互為表裡。這乃:

一、思惟盡處,則是不思惟的懸而不忘:這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有時候,對某些問題,雖我們已一想再想;但還覺得只在問題外圍打圈子,而進不到問題的核心去。於是乎,此既是思惟所不及處,我們便不將再思惟。然而雖不再思惟,但問題其實早烙進心田深處;因此雖表意識不再思惟,但深意識裡卻 仍懸而不忘。而此懸而不忘,即類似於參禪的法門。

二、不思惟盡處,則是疑團現起:很多初用參話頭的法門時,根本毫無疑情而只假戲真做爾。然而若肯死心踏地的守住「不思惟」的法門而直修去,則待業識將盡,便驀然有疑團乍起。於是乃能弄假成真,而真參起疑情來。

三、若至無功用心的疑情現起時,殆離悟境已不遠矣:若疑團正起時,其實既非思惟,也非不思惟。以若謂不思惟,則何能有疑情之現起?反之,若謂動心去思惟,則早落入話尾去也。於是當此「非思非不思」的疑情,能現起於一切境界中時,是謂「無功用心」的疑情現起已。而心既能與「無功用心」相 應,則必離悟境已不遠矣!

從參禪之初,(其實應說從學佛之始),即是為了覺悟。但若真覺悟,則所悟得的又是什麼?當然此在三藏十二部經裡乃有許多的回答方式。但就我的理解,則曰: 唯中道與法身爾。

因為一切疑情,乃從矛盾而有。不管是理念的矛盾或事象的矛盾;以矛盾不能消除,故由之而現起疑情。因此云何能開悟?即謂能消除矛盾或統合矛盾。而矛盾既消除已,則非此亦非彼者,乃名為中道。或矛盾既統合已,則即此亦即彼者,乃名為法身。以下詳述中道與法身:

中道與法身,皆可對應而細分為四類。現首述中道的四個類別:

理的中道:這最具代表者,乃龍樹菩薩於《中觀論頌》中所謂的「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世間萬象,似滿目琳琅、千差萬別。但若能從緣起的理則去觀察,則萬物於緣起中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從緣起去觀,則能消除一切理上之矛盾。

尤其既緣起則無自性,而無自性者更能消除一切我見、我慢。世間的矛盾似很多,但追根究底,乃從「自我中心」的執著對立而有。而無自性者,既能消除一切我見;則一切由我見而有的矛盾對立,亦樹倒猢猻散矣!故從緣起去觀,亦能消除一切事上之矛盾。

在《中觀論頌》開宗明義的八不中道裡: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去不來。即謂能以緣起中觀,而消除一切對立與矛盾也。詳細各 位去看《中觀論頌》,即可明白。其次:

心的中道:一切的矛盾,究竟是由心之分別取捨而有。以眾生於觸對境界時,必由之而生分別取捨之心。於是乎不管你怎麼取此捨彼,皆是偏端而非中道。故真相應中道者,唯以不分別取捨故。而不分別取捨者,即是前所謂的「證無分別智」。故心之中道,非徒口說或理解而已,乃必由修行才能體驗之。

身的中道:若以禪修而證得無分別智,則既能體證心之中道,同時亦能打通身之中脈。故身之中道者,首為中脈的疏通。其次,從中脈而外延,故順通全身內外大小周天之七萬二千細脈,亦是中道。此為若能完成大小周天者,則氣既不偏上、不偏下、不偏左、不偏右,不偏前後、內外,故能相應於中道 也。

行的中道:前理的中道、心的中道、身的中道,皆偏指內證的境界;而此行的中道,則指現形於外之行為。佛法講到修行最後的境界,常曰 「無功用行」,即雖不再作意,卻能隨緣示現。一般人常說:菩薩慈悲,菩薩發願度眾生。其實,這只是以凡夫心去度菩薩境界。以若真是大菩薩,則必早證無心境 界;而既無心,云何起慈悲意而發願度眾生呢?在佛法裡常謂的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若不入三解脫門,則非大菩薩;若是大菩薩,則必無心無願才是。

然大菩薩雖無心無願,但能於與法界因緣的感應道交中,而種種示現,或說法度眾,或慈悲救苦,或金剛怒目。於是凡夫得見其有種種行,但此一切行,乃只是「無功用行」爾。

於是以無心故,乃能相應於「事事無礙法界」。在華嚴中,常謂有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過去我一直無法理解,何謂事事無礙法界?而今乃稍能從無心境界中去意會。否則,天災人禍或老虎吃人,豈能無礙?然若證於無心境界,卻只道「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在 華嚴經裡,八地以上乃不動地;而心既不動,礙從何起?

以上所說中道,乃從先覺悟於理的中道以修心,故能證於心之中道。次從心之中道,而能疏通身之中道。最後,以身心統一、理事無礙故,能成就於行之中道。

中道本不外乎法身,就如同真空即是妙有;但在言語的界別中,中道乃偏指矛盾的超越,而法身則指矛盾的統一。以上既已說明四種中道,其次更闡述四種法身:

理的法身:此我們還是從《中觀》的「眾緣所生法」說起,既一切法是因緣所生,而因緣復從因緣生;則種種因緣互相鉤結連鎖,乃成一廣大 無邊的梵網。這網既已刮盡天地萬物,更能延攬過去、現在、未來。故且將此法界的緣起總相,安名為「法身」。

或問:那凡夫眾生有「法身」否?答曰:凡夫眾生無有「法身」!此為雖緣起諸相,法爾如是;但凡夫眾生卻只能從自性見中去見其千差萬 別。以不得統一故,不名為法身。我們之所以稱為「身」者,乃為有統一協調的作用;譬如眼耳鼻舌,手足四肢等乃能相互協調故,得名為「身」。

因此必待能從「緣起無自性」中去觀待萬法,才得名法身。故只有已覺悟的聖者,才有法身。

心的法身:佛法中常謂「六根對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其實前五根,皆不出意根的作用;故前五塵,乃含容於法塵中。前所述緣起的總相,雖萬象森羅,無所不包;然就眾生意根所能及的法塵,卻是有限多了。我們區區五尺之軀,短短百年之際,又無天眼、天耳等神通,故所知所受者, 比之理的法身,乃微乎其微而已!

然而凡俗眾生即使所見有限,卻仍不得為法身。以前已說過:必完成統一,才名法身。而眾生以分別取捨故,必在散亂矛盾中,故不名法身。 唯聖者以證無分別智故,得名為法身。

氣的法身:前曾說過「氣似電磁於右手定則中,所產生的磁場。」而凡夫即使有氣脈、有磁場,卻不得名法身;因為脈多雜亂淤塞,而磁場亦互相干擾。故唯有從打通中脈而順通大小周天者,才能以統一協調故而稱為法身。

當然前也說過:中脈從外向內、從下到上,還有許多層次的差別。但大致而言,愈能內攝者,即愈能外延;而愈能內攝與外延者,其法身也就愈大。簡言之,即磁場所能及的範圍乃愈廣也。

當然氣的法身比之心的法身,又是天地之隔、微乎其微爾。尤其是生病萎弱的凡夫眾生,以脈常阻塞不通故,其氣力所及的範圍可能還不及其身體大。

體的法身:所謂體者,乃身心力用所及處也。如對照前「行的中道」而言,乃為得行故,能完成其力用。凡夫眾生雖亦有其作用,但少知寡能,只聊勝於無爾。而聖者經修行後,乃能全盡其力。而此又可分自受用與他受用。

自受用:佛經中所謂「四無礙、六神通、十力、十八不共法」等,因與法界統一故,其勝用無窮。

他受用:於無功用心中變化四大,所謂「行空花佛事,建水月道場」而度化眾生。

以上四種法身,對凡俗眾生而言,皆是一層比一層小。而大菩薩以身心全與法界統一故,理的法身即是心之法身,心的法身即是氣之法身,氣的法身即是體之法身,在華嚴經中常謂「毘盧遮那佛」「一真法界」與「海印三昧」者是也。

以上所說中道與法身,其實只一體的兩面也。中道偏述內證的境界,而法身偏說外延的範圍。各位如回想我前所說的「成佛與度眾生」,大致也是用這樣的區分和層次來說明的。

最後在我修學的過程中,我曾試用這種模式,來詮釋中道和法身的關係,現提供各位參考:



圖中a1與a2點,乃代表初修行時,心還向外攀緣,故有許多矛盾而與中道相隔甚遠;此a1與a2的距離,即謂因矛盾而與中道的距離。 如我們能以內攝的方法用功,則因心氣內攝故,乃移至b1與b2點處。故此時與中道的距離便拉近了。然而中道的趨近,非以水平位移的方式趨近,而是以拋物狀 的漸近線而逼近的。以漸近線只能逼近而不能全靠攏,故我常謂:修行只是不斷地去提昇和超越,而無終結時。

其次,在內攝的過程中,心境亦隨之而提昇。初於a1與a2點時,其高度僅為ha。次內攝至b1與b2點處時,則高度已提昇至hb。當心不斷地內攝至將近中道時,則高度已高超至近無窮。這也是我常說:內攝至極點,則外延至無窮的源由。



其次,再看法身。在a1與a2點處,乃以ha的高度為半徑而形成兩個球體,體積既小,又各自分立。次於b1與b2點處,則以hb的高度為半徑而形成兩個球體,體積既大,又能交集。於是乎,當愈趨近中道時,不只球體體積將近於無窮(包納太虛,量周沙界),且二者交集更多而近於統一。

從中道與法身的示意圖中,我們便很容易下結論:心愈內攝於中道,即體愈外延於法身。

總之,在此次課程中,我主要為表達這樣的修學模式:從理通到心通,從心通到脈通,從脈通到體通。而理,依我修學的經驗,乃由《中觀》 緣起無自性的原則而能會通。其次,心欲通;則依無分別智的內觀法門去修才能通。再者脈通,禪宗雖不談調脈的方法;但若心通者,脈自能漸調通。故我把脈通歸 為「悟後啟修」的層次,這乃與密宗相反,密宗是先求脈通,再修大手印而得心通。我以為彼乃較迂迴,故不取。最後,既心脈皆通,則能形成很大的磁場而成就於 「心境合一」的體通境界。於是以心境合一故,能有六神通及種種不可思議境界。這在《維摩詰經》與《華嚴經》中,有種種描述。

但是不管果位是如何的莊嚴殊勝,總還是由因位的理通與心通而逐次成就的。所以我整個的修學理念,其實只非常單純,就只這理通與心通而已!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家同 

    在柏克萊念博士的時候,交到了一位美國好朋友,他叫約翰,我當時是單身漢,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飯,我有請必到,變成他們家經常的座上客。約翰夫婦都是學生,當然收入不多,可是家裡卻佈置得舒適極了,他們會買便宜貨,收集了不少的瓷娃娃,有吹喇叭的小男孩,有打傘的小女孩,也有小男孩在摸狗等等的娃娃,滿屋子都是這種擺設,窗臺上更是放了一大排。我每次到他們家,都會把玩這些瓷娃娃。

    約翰告訴我他們的瓷娃 娃都是從舊貨店和舊貨攤買來的,有一天,我發現一家舊貨店,也去買了一個瓷娃娃,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少女,低著頭,一臉憂鬱的表情,等約翰夫婦再請我去的時候,我將他帶去,他們大為高興,告訴我這是西班牙Lladro娃娃,這家名牌公司的娃娃個個又高又瘦,也都帶著憂鬱的表情。他們一直想要有這麼一個娃娃,可是始終沒有看到,沒有想到,我買到了。

    我們先後拿到博士以後就各奔前程,約翰的研究是有關感測器,畢業後不久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用感測器作一些防盜器材,他很快地大量使用電腦,生意也越來越大,成為美國最大的保全系統公司的老闆。由於中東問題,美國飛機好幾次被恐怖分子所劫持,約翰的公司得了大的合約,替美國大的機場設計安全系統,畢業二十年以後,他的身價已是快四億美金。  

    有一年,我決定去找他,他欣然答應接待我,那時已近耶誕節,我先去他的辦公室,他親自帶我去看他的系統展覽室,我才知道現在的汽車防盜系統幾乎都是他們的產品,體積極小,孩 子帶了,父母永遠可以知道他在那裡,我也發現美國很多監獄都由他們設計安全系統,以防止犯人逃脫。

 
    
看完展覽以後,約翰開車和我一起到他家去。那一天天氣變壞了,天空飄雪,約翰的家在紐約州的鄉下,全是有錢人住的地方,當他指給我看他的住家時,我簡直以為我自己在看電影,如此大的莊園,沒有一點圍牆,可是誰都看得出這是私人土地, 告示牌也寫得一清二楚,有保全系統,閒人莫入,約翰告訴我他的家有三層紅外線的保護,除非開飛機,否則決不可能闖入的,如果硬闖的話,不僅附近的警衛會知道,家裡的挪威納犬也會大舉出動,我這才知道約翰的公司會代人訓練這些長相兇猛的狗。

    約翰的太太在門口迎接我,我們一見如故,他們的家當然是優雅之至,一進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明朝的青花瓷花瓶,花瓶裡插滿了長莖的鮮花,後來才發現約翰夫婦愛上了明朝的青花 瓷,滿屋子都是,他們的壁紙也一概用淡色的小花為主,好像是配這些青花瓷。我住的客房,附設了一個浴室,這間浴室的洗澡盆和洗臉盆都是仿製青花瓷,約翰告 訴我這是他從日本訂作來的,他還訂作了一個青花瓷器,一按,肥皂水就出來了,浴室的瓷磚來自伊朗,也是青色的,聽說伊朗某一皇宮外牆就用這種瓷磚,我不敢問他們是否這也是訂作的。


    這座豪宅當然有極為複雜的安全系統,我發現,入夜以後,最好不要四處走動,恐怕連到廚房裡拿杯水喝都不可能,必須打電話給主人,由他解除了系統,才可以去。約翰家裡靜得不得了,聽不到任何聲音,可是每隔一小時,他們的落地鐘就會敲出悅耳聲音,這個鐘聲和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鵬鐘一模一樣。


   
約翰唯一的女兒在哈佛念書,那一天要開車回來,到了六點,還沒有回來,他們夫婦都有點不安,原來這個女孩子厭惡有錢人的生活方式,開一部老爺車,也不肯帶行動電話,他們擔心她老爺車會中途拋錨。我們一直等到八點,才接到女孩子的電話,果真她的車子壞了,可是她現在安然無恙,在人家家裡,要約翰去接她。約翰弄清楚地址以後,就要我一起去接他女兒,雪已經下得很大了,他女兒落腳的地方是一幢小房子,屋主是個年輕的男孩,一臉年輕人的稚氣表情。他女兒告訴我們,她車子壞了以後,就去呼救,沒有想到家家戶戶都裝了爸爸公司設計的安全系統,使她完全無法可施。總算有一家門口有一個電話,可是屋主坦白地告訴她,屋主本人是一個弱女子,在等她丈夫回來,不敢放她進去,因為她不知道會不會受騙。她女兒說當她被拒的時候,她相信家家戶戶都在放聖誕音樂,平安夜,聖善夜,聖誕節應該是充滿了愛與關懷的日子,可是她卻被大家拒於千里之外,虧得她最後找到了這一座又破又舊的小房子,她知道這座小房子是不會用安全系統的,果然也找到了這位和氣而友善的屋主。

    這位年輕的男孩子一面 給我們熱茶喝,一面發表這個奇特的看法,他說家家戶戶都裝了安全系統,耶穌會到那裡去降生呢?可憐的聖母瑪利亞,可能連馬槽都找不到。約翰聽了這些話,當然很不是滋味,於是他一再謝謝這位好心的年青人,也邀他一起去吃晚飯,年青人一聽到有人請他吃晚飯,立刻答應了,我想起我年青的時候,也是如此,從未拒絕過任何一頓晚飯的邀約。晚餐在一張長桌上吃的,夫妻兩人分坐長桌的兩端,一位臉上沒有表情穿制服的僕人來回送菜,每一道菜都是精點,每一種餐具更是講究無比,可是我想起當年我們在約翰家廚房吃晚飯情形,我覺得當年的飯好吃多了。約翰的女兒顯得有點不自然,那位年青人卻是最快樂的人,有多少吃多少,一副不吃白不吃的表情,吃完飯,已經十點了,約翰的女兒將年青人送走了。我卻有一個疑問,那些可愛的瓷娃娃到那裡去了?我不敢問,因為答案一定是很尷尬的。


   
第二天約翰送我到機場,他似乎稍微沉默了一點,下了汽車,他碰到另一部汽車,立刻警鈴大作,這又是他的傑作,自作自受地,我假裝沒有聽到,可是我看到他一臉不自然的表情。他也無法送我去候機室,安全系統規定送客者早就該留步了。

 
    
一年以後,我忽然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一則消息,
約翰將他的公司賣掉了,他一夜間得到了四億多美金,他的豪華住宅賣了五百萬美金,約翰在記者會上宣布,他留下一個零頭,用四億多美金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基金會的董事們全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他不是董事,他也不會過問這個基金會如何行善,他完全信任這些董事們。


   
幾天以後,約翰夫婦不見了,他的親人替他們保密,他的女兒已和那位年青人結了婚,到非洲去幫助窮人了,這位科技名人就此失蹤了。可是我有把握約翰會找我的,因為我們的友誼比較特別,果真我收到他的信了,他告訴我他現在住在英國一個偏遠的鄉下,這裡沒有一家人用安全系統,他給我他的電話和地址,可是他故意不給我他的門牌號碼,他叫我去找他們夫婦二人,而且他說我一定會找到他家的。

    我找了一個機會去英國開會,也和約翰約好了去看他的時間,下了火車,我找到了那條街,那條街的一邊面對一大片山谷,沒有一幢房子,所以我只要看街的另一邊就可以了。我在街上閒 逛,忽然看到一幢房子的落地大玻璃窗與眾不同,因為這個窗臺上放滿了瓷娃娃,好可愛的瓷娃娃,我想這一定是一家舊貨店,我想挑個瓷娃娃,決定進去買一個送他們,沒有想到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我看到約翰在裡面,這不是舊貨店,這是他們的家,只是他們的家完全對外開放,又放滿了瓷娃娃,才使我誤解。

    約翰夫婦熱情地招待我,他們的家比以前的豪宅小太多了,據他們說,這座小房子比 他們當年佣人住的房子還小,也比他們當年的花房小,我記起他們家在冬天也有如此多的花,原來是有花房的緣故。他們的明朝青花瓷器完全不見了,約翰夫婦將那些瓷器捐給了紐約的一家博物館,他們夫婦二人認為人類文明的結晶,應該由人類全體所共享。他們的園子也小得很,可是約翰夫婦仍然在園子裡種了花草,他們的後園對一大片森林,約翰說據說當年羅賓漢就出沒在這一片森林裡,而他們所面對的山谷由英國詩人協會所擁有,他們不會開發這片荒原的,英國人喜歡荒原,約翰夫婦也養成了荒原中散步的習慣。

 
    
約翰告訴我為什麼他最後決定放棄一切。他的公司得到了一個大合同,改善整個加州監獄的安全系統,他發現了加州花在監獄上的錢比花在教育上的還多,而他呢?他越來越有錢,卻越來越像住在一座監獄裡面。美國人一向標榜「自由而且開放社會,其實美國人卻越來越將自己封閉起來,越來越使自己失去自由。」約翰決心不再拼命賺錢,只為了找回失去了好久的自由。

    約翰夫婦在附近的一家高中教書,這所學校其時有點像專科學校,約翰教線路設計,圖書館和實驗室,他太太在那裡教英文。約翰告訴我他們兩人的薪水就足足應付他們的生活了,因為他 們生活得很簡單,平時騎自行車上班,連汽油都用得很少。


   
我們坐下來吃晚飯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那座女孩子瓷娃娃放在桌子中間,他們當時念舊,捨不得丟掉那些瓷娃娃,可是替他們設計內部裝潢的設計師不讓他擺設這些不值錢的東西,現在那些值錢的東西都不見了,不值錢的瓷娃娃又出現了。

    我總算吃到了我當年常吃到的晚飯,也重新享受到約翰夫婦家中的溫暖。我離開的時候約翰送我去火車站,他告訴我他還有一些錢,他的女兒不會要他的這些錢,等他和太太都去世了,他的錢就全部捐出去了。我說我好佩服他,因為他已經捐出他的全部所有,他忽然一笑,告訴我他仍然有一樣寶物,沒有捐掉。我對此大為好奇,問他是什麼,他說他要賣一個關子,他用一張小紙寫了下來,交給我,但叫我現在不要看,上火車了以後再看,上面寫的是他不會捐出去的寶物。
 
    火車開了,我和站在月台上的約翰揮手再見,等我看不見他以後,打開了那張紙,紙上寫的是「我的靈魂」。

    我坐在火車裡,不禁一直想著,有些人什麼都有,卻失落了自己的靈魂。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http://tw.myblog.yahoo.com/rotating-stars /article?mid=16133&prev=-1&next=16112

  

 

        工作上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覺得上面頭佈置下來的任務怎麼這麼不合理,出了事情也不知道處理,就會拿下面人當擋箭牌。覺得同事怎麼這麼不合作,又笨又懶,這樣下去項目絕對不可能按時完成。這個委屈的時候一定要想一想孫悟空。孫悟空當時任職在一個四個人的小部門,上面一個主管,尊稱為師父。部門還有另外兩個同事,幸好按資排輩還在孫悟空下面。 

 

        先談這個主管,什麼本事都沒有,頂多一個是能夠堅持吃素,一個是記憶力好、背得住很長的經文,最後一個就是堅持得住不受女色勾引。這算什麼本事啊,又不能上天入地,又不能變化外形,又不會武功跟妖怪打鬥。但是不知怎麼回事,這被觀音如來佛等上級領導認為是最有希望的下屬,不容置疑地被安排在領導位置。這個部門的最大任務就是把西天的經書請過來,中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主管的貢獻基本上就是零,有時候還笨得被妖怪抓起來,害得下面職工費盡九牛二虎之勁救他。但是最後取經的成功都在主管身上,下面職工沾了他的光才被一同獎勵一下。

 

        這算什麼世道?按照貢獻來算,孫悟空奉獻得最多,但是總是委屈地被排在主管的下面。

 

        主管沒有本事就算了,你放手讓下面職工幹事情,容忍些也好。但是他還瞎指揮,不明真相就批評孫悟空的工作。明明打死的是妖精,他非要說是好人家子女,還不相信孫悟空火眼金睛的本事。立場不堅定,豬八戒一嘀咕孫悟空什麼壞話就聽信了,不分青紅皂白給孫悟空一個很壞的審評。可憐我們孫悟空一心保護師傅,不但心裡給委屈了,肉體上還被緊箍咒憋得生疼,甚至還沒有任何賠償的就被解雇了。

 

        這是對孫悟空職業心的否定,能力的懷疑,讓人受了天大的冤枉還沒有地方申訴!這種事情還不是一次性的發生,一次再次,主管根本就不會吸取教訓。

 

        再說同事,天下這麼多能人,怎麼非找來這麼兩個人來跟孫悟空合作?論本事比不上孫悟空,緊急情況下能幫的忙很少,很多時候還要孫悟空來救命。沙和尚是個老實人,安心本職工作,做些體力活沒有怨言。對孫悟空也比較信任,分工也明確,孫悟空跟妖精打鬥的時候,他負責保護師傅。豬八戒這就難說了,他跟孫悟空之間有些矛盾,有機會就在主管跟前挑撥是非。好吃懶做,本事不行,還總是想吃好的喝好的,主管要被妖精吃了都不放在心上,老惦記著回高老莊。臉皮極厚,明明是他挑撥害得孫悟空被解雇了,結 果工作進行不下去了,還是他來請師兄回去,一點不知道羞愧。這種人還混到最後一同被封獎,簡直是工作審評制度的天大笑話。

 

        就是在這樣爛的部門裡,這麼艱苦的項目,孫悟空還是挺下來了。無數次地原諒師傅,還是為他吃苦耐勞,使盡全身本事破除工作中的困難。容忍兩個同事,特別是不爭氣的豬八戒,還跟他開開玩笑。最後還是爭取到了最後的勝利,整個部門被公司嘉獎。孫悟空為什麼受這麼多的苦能夠堅持下來?估計這就是他的人生樂趣吧,探險、除妖、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把他全身的本事都用上了。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了自己的能力,結交了五湖四海的仙家朋友,這就是他的快樂,那麼受的這些委屈困苦也就值了。

 

        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還會比孫悟空更多嗎?主管還會比唐僧更無能嗎?同事還會比豬八戒沙和尚更提不起來嗎?既然他能夠堅持下來,我們也來試試吧。 

 

        下次在工作中覺得委屈的時候, 一定要想想孫悟空,與您共勉!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摘自 卓越雜誌 vol.277, Sun, 23 Sep, 2007 謝依嫻

      對於許多人來說,「失敗美學」這句話,聽起來十分矛盾。矛盾之處在於,相較於成功,失敗的經驗,雖然往往具有更豐富的參考價值,但是我們經常身受其苦,很難感受到它的甜美。
  比爾.蓋茲曾透露他的用人哲學:「只要看人們過去是怎麼面對失敗,就能知道他們會如何駕馭未來變幻莫測的情勢。」因此,他經常大膽聘用曾遭遇重大挫折的人。以往的經驗告訴他,通過失敗試煉、領悟失敗美學的人,所聚集的自信與智慧,足以讓他們更接近成功。
  分析失敗之美,淡江大學多元文化與語言學系系主任唐耀棕認為:「失敗的境界有三種,我們可能會陸續為了競爭、成長以及創造而不斷遭遇失敗。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幾乎都歷經過這三種層次。」
  第一部曲:在「競爭」中失敗,認清自己的有限 在失敗的三部曲中,我們最常歷經到的情境,就是在無止盡的「競爭」當中,載浮載沉於成功以及挫折之間。
  「一開始我們還不認識自己,對自己缺乏自信,所以往往必須藉由跟別人不斷的競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唐耀棕解釋,跟他人競爭成功後,我們就可以藉此證明自己比別人好,證明自己的價值,藉由競爭的結果來告訴自己「我是誰」。 競爭的動機既是出自於對自己的茫然,一旦遭遇到挫折,我們自然漸漸習慣「以成敗來論英雄」,在失敗當中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己。
  就算是經常得勝 的所謂「天生贏家」,唐耀棕感嘆,在這種事事跟別人比較的競爭型態下,產生的花朵也只不過是一朵「人造花」,是人為刻意塑造出來的,並不是靈魂內心深處真正的成長。
  「自信必須來自自己成功的經驗,而不是不斷從別人那裡證明自己的價值。」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成功好比鳳毛麟角,挫折卻常常比比皆是。「終有一天,我們會被這些得失弄得筋疲力竭,覺得實在是受夠了!覺得已經走投無路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重生的機會來了。」唐耀棕說道。
  處處跟別人競爭,想要取得控制他人的權力,其實反而被外在得失牢牢綁住,此時,唯有歷經慘重的敗,我們才會開始想要掙脫枷鎖,尋找自己的方向。1973年,美國有一位大學新鮮人正意氣風發地進入哈佛大學就讀,能夠申請到這所學校的學生,成績自然不在話下,因此,對於數理特別有興趣的他,也早已立志要成為一名數學教授。
  開學之後,這位信心滿滿的學生開始驚覺,跟其他來自各地的精英相比之下,自己並沒有特別聰明,甚至,在學校的表現也不出色。遭受打擊之後,他開始反思往後的方向,最後決定離開哈佛,返回家鄉與國中學長一同創業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位當時年僅18歲的小夥子的決定,你可能會認為他是一位失敗者——他是誰呢?他就是往後在個人電腦業掀起滔天巨浪的當今世界首富比爾.蓋茲。
  如果沒有當初在哈佛的失敗求學經歷,比爾.蓋茲也許就無法下定決心及早走出自己的路。「一個人要深刻瞭解自己,必須是在他失敗的時候,而不是成功之際。」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邱永林表示。 第二部曲:在「成長」中失敗,探索自身的無限拋開不知所為何事的「競爭」、掙脫外在得失之後,我們會開始走入「尋找自己」的過程。當然,因為追求成長,我們仍有可能不斷遭遇失敗,只不過,此時的失敗面貌已經產生質變——我們開始在「成長」當中失敗。
  在「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裡,原本一直受限於外在社會的價值觀,開始全面瓦解,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有許多地方要學習,也許是健康、親密關係、事業或家庭,於是,許多的挫折紛紛接踵而來。
  身陷失敗的第一部曲時,我們可能會忙著抱怨別人,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唐耀棕說:「然而,到了第二種層次的失敗時,我們可能會開始反問自己,當初是怎麼走到這個境地的?我們會試著走出來,然後,發現內心的自我一點一點顯露出來,開始發覺自己擁有無窮的潛力,能夠成為創造者!」 1983年,一位剛從文學系畢業的英國女子,選擇聽從父母的建議,接受法語兼英語的雙語秘書受訓。往後的日子裡,她又陸續更換了不少秘書的工作,只是每一 次都沒能維持太久。幾年之後,她離鄉背井到葡萄牙教英語,在當地成婚、生子。
  好景不常,小孩出世不到4個月,她的婚姻就宣告破碎。於是,她帶著嗷嗷待哺的小孩,返回英國。婚姻與工作,一夕之間宣告瓦解,讓她必須向政府申請每月將近新台幣4千元的失業救濟金過活,此時,她決定嘗試看看從小就深感 興趣的寫作工作——這位失業的單親媽媽是誰呢?她是後來在出版界施展魔法成功的《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事業與婚姻的瓶頸,反而讓幾乎 已一無所有的J.K.羅琳,能夠勇敢忠於自我,實現從小覺得遙不可及的寫作夢。
  「我們必須先跟自己合作,要幫助自己成長,就要先忽略別人對你的批判。」唐耀棕分析,唯有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盡了全力、甚至頭破血流後,才會在很多失敗當中,獲得一點成功。失敗曙光 改變潛力、人際與人生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邱永林說:「過去,心理學多半著重在失敗帶給人的負面影響,例如創傷壓力症候群或是身心不調適的問題,不過近幾年來,已經慢慢發展出從樂觀面來看待失敗的理論。」
失敗的經驗,常常迫使我們激發自我潛能,讓我們驚覺到「原來我比我自己想像的更堅強」,進而更有信心面對往後的挑戰。邱永林表示,這也能用來解釋為什麼很多女性在遭逢婚變之後開始創業,因為她們發覺自己不能夠倒下。
  另外,失敗還能給人一個機會,去改善他的人際關係。所謂「患難見真情」,身處失敗時,你很快可以發現誰是你真心的朋友,誰又是人生裡的過客;甚至,自己的胸襟也會改變,能夠更寬容看待別人。
   「失敗也會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哲學,歷經失敗之後,他的人生優先順序,可能會重新排列。」邱永林解釋。
  可口可樂執行長Brian Dyson曾言,試著把生活想像成一場遊戲,遊戲的規則就是必須在空中不停地拋擲著5顆球,而這5顆球分別代表著工作、健康、家庭、朋友以及心靈。
   其中,只有工作這顆球是用橡膠做的,掉下去還有機會馬上彈起來,另外的4顆則都是玻璃球,一個不小心,它們可能就會破損,甚至變成一堆碎片。許多時候,我們只顧著將心力放在事業上,失敗有時反而能成為當頭棒喝,讓我們珍惜真正重要的人事物。第三部曲:在「創造」中失敗,突破生命的界限 陸續跨越失敗的第一、二部曲後,由於從成長中找到自我,因此,我們會開始信任自己的力量與潛能,學習信任他人、與人互助合作。
  到了這個階段,失敗或是成功,只不過是一場遊戲,只要過程能盡興,就什麼也不害怕。唐耀棕眼神發亮地說:「這時候你會發現,失敗其實就是生命的歷程,失敗就是人生。」
   在台灣,有一位高中校長的兒子,在歷經大學聯考二次落榜後,選擇就讀專科學校,並且在畢業後遠赴美國攻讀碩士。然而,拿到碩士學位後,長達6年的時間,他都失業在家只為苦等機會。
  當他開始做出一點成績之後,有天在官員的邀宴中看到一碗魚翅,因為想起過往受困異鄉的艱難時光,忍不住眼淚決堤,跑到廁所裡痛哭——這位當初坐困愁城多年的人,就是享譽國際的導演李安。
  「西方文化看重的是過程,價值觀是全面性的,相較之下,東方就比較重視結果。」 邱永林分享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個移民紐西蘭的家庭,在檢視小孩的考試卷時,發現雖然6道題目全部答錯,小孩卻拿到90分的成績。因此父母親特別打到學校請教老師,老師肯定地說,分數的確是90分,因為這名學生雖然6題答案全錯,不過,他的思考方向卻都是正確的。」
   唐耀棕也有同樣的感觸。他說,台灣的父母親必須學會尊重孩子的內在,「沒有人說你數學考不及格,就是你不好。」
  只有多給予犯錯的機會、讓小孩敢於探索真正的自己,未來他才能在失敗三部曲的重重試煉中,幻化為美麗的鳳凰。
  「試著把人生拉開來看,失敗經驗也許會變成你人生套餐中,最美味的那一餐。」邱永林笑著說。
  回首過往,你是否開始體會到「失敗美學」?失敗固然有它殘酷的一面,風雨過後,重新省視你的世界,也許你會開始發現煥然一新的美感。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謙虛,關於寬恕,關於一切

在心性與靈性的修為,只要無

法超越'自我'(小我)的試探,

很容易便流於外在的形式,

一旦考驗出現,'破功'就難

免了...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孝穆的提供,以下這一篇文章出處不明,卻點出了一個具有高度人文素養者在『善行』上的表現態度,《聖經》有云:『左手做的善事,不要讓你的右手知道。』便是行善者對受施者最大的尊重。

記得小時後老師教我們搭乘公車要讓位給老幼婦孺,我們也經常性的會在公車上發現主動讓位的人,台灣是一個有愛的島嶼,除了隨處可見的公車讓位善行,更可以經常見到公家或是民間慈善團體正默默的做著那悲天憫人的義行。當大地震或是大水災發生,湧入的救援物資甚至淹沒倉庫...

這一次國道走山意外,百位卡車司機不眠不休,甚至有賣麵線的小販前往免費供應餐點,讓這些司機大哥飽餐好繼續清除土方,讓罹難者安息也讓國道通車,更有民眾前往發放紅包為司機們加油打氣!每一個人都用各自的努力表現心中的愛與善,這些愛與善也都在重要關頭發生救援或是激勵的力量。

是的!台灣是個有愛的島嶼!這裡的人個個願意幫助陷入危機與困境的人,這一份善心義舉正是帶動台灣走向光明,脫離泥沼的力量。我不能前往協助清除土方,但我願用愛的祝禱祝福這些司機大哥們福杯滿溢;罹難者獲得安息。

閱讀以下短文,讓我們更加清楚善行的最高狀態所應有的表現......


紐約位在寒帶,所以冬天常有大風雪。撲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難以張開眼睛,甚至連呼吸都會吸進冰冷的雪水。 

 

有時候前天晚上還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開窗簾,才發現已經積雪盈呎,連門都推不開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行號會停止上班,學校也透過廣播宣佈停課。可是令人不解的是……

 

唯有公立小學,即使那雪已經積得難以舉步,卻仍然得上課。只見黃色校車艱難地在路邊接送小孩子。老師們則一大早就鼻子噴著白煙,鏟開車子前後的積雪,小心翼翼地開車去學校。 

 

據統計,十年來紐約的公立小學因為超級暴風雪只停過七次課。

 

這是多麼令人不解的事,犯得著在大人都毋須上班的時候讓孩子去學校嗎?公立小學的老師也太倒楣了吧?於是每逢大雪而小學不停課時,都有家長打電話去罵……

 

妙的是,每個打電話的,反應全一樣……先是怒氣沖沖地責問,最後則滿口道歉、滿懷愧疚地掛上電話。

 

原因是,學校告訴家長:在紐約雖然充斥著百萬富豪,但也有不少赤貧的家庭……他們白天開不起暖氣、也吃不起午餐。孩子的營養全靠學校的免費中飯 (甚至多拿些回家當晚餐)。


學校停一天課,窮孩子就受一天凍、挨一天餓,所以老師們寧願自己冒著風雪上班吃點苦,也不願意停課。

 

有家長說:何不讓富裕的孩子留在家裡,貧窮的孩子去學校享受暖氣和營養午餐?

 

學校的答覆是:我們不願讓那些窮苦的孩子感覺他們在接受救濟。因為施善的最高原則,是保持受施者的尊嚴……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方德信督學

一萬元能改變什麼?這篇文章要解決一個令很多人疑惑不已的經濟問題,並且為各位說明一個實際且實用、但常被小看的理財觀念。
 

   為避免艱澀,讓不常讀理財文章的人也能明瞭,我會細部分解整個概念,步調也許緩慢,但不似金融業說話含糊籠統、模稜兩可的滑頭行徑,我會直坦坦的給你一個結論,請各位耐心細讀,相信可以對讀者有所幫助。
 

請各位先思考一個問題:
 

   張三和李四兩人同為上班族,張三月領三萬元,李四月領四萬元,假設兩人其他客觀生活條件都相同,請問李四每個月所賺的錢是張三的幾倍 ?
先別急著用四去除以三。我們先談什麼叫做「賺」。
 

   所有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收入要減去成本,剩下來的才叫賺。以一個上班族而言,他的薪水必須支付完每個月生活所需,剩下來的才算是賺的。
 

   事實上,如果只以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來算,每個人的花費應該相差無幾,因此我們不妨假設,張三和李四兩個人每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都一樣是兩萬五,這就是他們去上班賺錢的「本錢」。收入扣掉本錢,張三每個月「賺」五千,李四每個月「賺」一萬五,所以李四每個月所「賺」的錢,是張三的三倍。
 

   接著我們來定義這賺到的部份。如果那兩萬五叫做「生活基本所需」,那賺到的這個部份就叫「生活品質」。如果你嫌我武斷的以金錢的多寡作為衡量生活品質的標準不夠恰當,那我們不妨稱這個部份叫「改善生活品質的籌碼」。
 

   這個例子會解答一個很多人都覺得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的收入只比我多不了多少,但是生活品質卻比我好很多 ? 


   表面上,李四每個月領的薪水只有張三的一點三三倍,生活水平照說不會比張三好太多,但是你很可能看到張三的座車市價六十萬, 而李四的車市價一百八十萬。這種例子,各位身邊一定有。
 

要詳細算給你看嗎 ?
 

   假設兩人把每個月「賺」的部份都存下來,存了十年,張三會存下六十萬,李四會存下一百八十萬。這不就是剛剛說的車價 ? 如果不買車,還可以買房。顯然此時李四的自備款是張三的三倍,每個月可以用來付貸款的錢也是張三的三倍,理論上他可以買總價比張三貴三倍的房子。較貴的房子通常意味著較大、較舒適的居住環境,或者是較好的地段、較佳的增值潛力。對於日後財富的累積,影響更是深遠。


而這一切,都不過只是因為李四每個月比張三多賺了一萬元。
 

我想要說什麼 ? 


   請揚棄「節流」的念頭,請積極「開源」。景氣不好,大家直覺的想要節省,新聞報導每天告訴你省錢的妙招,但是如果真的深思起來,「節流」其實是一件成本很高、效益卻不大的事情。
 

   為了明天油價要調漲三元,你開著車子到加油站,怠速排上兩小時的隊, 加了二十公升的油,表面上你省下了60元,事實上,扣掉排隊兩小時怠速的油耗,你真正省下的可能不夠買一瓶養樂多。更別提你花掉你人生中寶貴的兩小時,還有無謂增加的碳排放。這只是眾多例子之一而已。這種為了省一點不成比例的小錢而多跑遠路或多花時間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且「節流」所能節出來的,頂多就是你原本收入扣掉基本開銷的部份。事實上,你怎麼節也節不出多少來。如果硬要為了節流而省吃儉用,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健康,最後省下來的錢還不夠付給醫生。若從這角度看,節流還是有害的。
 

   再者,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節流只會使社會上總體消費更進一步減少,讓景氣更不好。景氣更不好,你就更拚命節流,於是惡性循環。我不是說像某些經濟學者勸人每日省下一杯咖啡的觀念不對,但一天省一杯咖啡能省下多少 ? 


   也許有些人會說,就是因為景氣不好,工作不好找,開源不易,所以才要努力設法節流啊。這話雖沒錯,但還是看你從哪個角度去觀察。
 

   工作不好找,是那些月薪三、四萬以上的正職工作不好找。但如果你把標準放低,你會發現,還是有很多兼差性質的工作,每個月只需多增加五十到七十小時左右的工時,就能增加7000到12000不等的收入。而這類工作多半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術、學歷、條件,只要你花點時間精力。比方餐廳裡的洗碗阿姨就是。
 

   你可能會說這種收入太少,不值得賺。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在文章初始就告訴你一萬元的價值。正確來說,應該是「多出一萬元的價值」。當然能賺得更多當然更好,但我只是不希望你小看了一萬元的價值。不論是以個人或是家戶為單位,只要每個月多收入一萬元,所產生的差異就會遠遠大於你的想像。這一萬元,其實比你所認知的要大得多太多了,怎會不值得賺 ?
 

   你可能會說平時上班已經夠辛苦了,如果再增加工作的負擔,難道不也是會影響健康嗎 ? 但如果每天提早三小時起床去送個牛奶、報紙,負擔會很大嗎 ? 很多人為了健康,不是每天提早兩小時起來騎十五公里的自行車 ? 騎自行車的人還沒錢領咧。每天下班花幾個小時打一個沒什麼技術性,純粹是賣時間的工,沒那麼大不了。難道各位每天下班回家就早早上床睡覺 ? 誰不東摸西摸看電視上網 ? 說打個兼差的工會影響健康,我想那是對原本身體就不好的人而言,這就不必勉強。
 

   再說,一個人如果執著於節流,很可能除了上班之外,什麼事都不敢做、哪兒也不敢去,只敢待在家裡,久而久之就變成宅男和宅女,跟社會的脈動脫了節。相對而言,一個積極找尋開源機會的人,會較常和社會上不同領域的人接觸,經常會體驗到新事物,這種成長也不是可以用金錢加以量化的。多打一份工開源,可能同時會帶來「開緣」的結果。這世上許多成功人士的成就,最初都來自無心插柳,但重點是這個柳總是得先插下去。
 

   記得很小的時候在讀者文摘上讀過一篇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夫妻退休搬到鄉下農莊,為了除草買了牛,為了吃掉牛糞上的蛆而買了雞,牛產牛奶,雞生雞蛋,為了消耗吃也吃不完的牛奶和蛋,於是製造了吃也吃不完的冰淇淋,最後只好拿到附近商店去寄賣,誤打誤撞的開創了一番事業。你怎麼知道多打一份工,多認識一些人,會為你開出怎樣的「人緣」和「事緣」? 就算這兩者都沒有,你還是多賺了這一萬元,還有那份樂觀、積極、充滿希望的生活態度。怎麼算都划算。
 

   所以,就算你失業在家已久,始終找不到一般正職的工作,我想建議你,先從這種一萬元的工作開始。也許你會因為收入太少而覺得對不起家人,但我認為你完全不必這麼想。因為,這畢竟是一個開始。而且讀了前面的說明,你應該明白,小小的一萬元,可以對你的家庭產生多大的幫助。
 

   華倫巴菲特富可敵國,但有一天與朋友同行時,看到地上有一個兩毛五分美元的銅板,他還是彎了腰下去撿。朋友看了不禁失笑說:「華倫,你每年都賺十幾億美金,怎麼還在乎這點小錢 ? 」巴菲特聞言,把那銅板舉到朋友眼前,說:「這是下一個十億美金的開始。」讓華倫巴菲特如此富有的真正關鍵,就是這種充份把握每一個小小機會的精神。
 

   不知道各位同在部落格寫文章的朋友是否注意到一則新聞,今年國中基測的作文成績普遍提升了,有人說那是因為學生普遍開始補習作文的結果,所以這裡有市場,你可以考慮去教作文。不是嗎 ?
 

   我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呢 ? 因為,當我們把賺錢的目標降到一萬元左右,那麼就有很多工作機會不見得非得是「找」出來的,而是可以憑創意或觀察社會潛在的需要,配合自己的專長所「生」出來的。大家不妨多動動腦筋。
 

所以如果你看到我下班之後跑到圍棋教室教棋,也不必太意外。
 

   如果要以個人的專長或興趣維生,有時不容易,但如果我們把目標放在只增加一萬元的收入,通常就簡單多了。而這種做法如果廣為流行,那麼不但景氣不會低迷太久,而且還會逐漸繁榮起來。你若問我為什麼敢這麼說,我就只好告訴你,這種模式在台灣發生過,只是因為好日子過久了,我們忘了。許多四、五十年前月薪兩千元台幣的公務員,可沒嫌過早上去送牛奶,一個月多賺兩百元不好賺。不然你以為當年的台灣經濟奇蹟是怎麼開始的 ?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方德信督學

 
     
雖然喝紅了臉,你的沮喪、不平與不安,全寫在臉上了。在公司上了這麼多年班,突然一早上進公司,總務就發個紙箱給你,還站在一旁盯著你收拾東西,連電腦也不許開,收拾好了就走人。事情過了個把月,你還是氣憤難消。


    你說看到昨晚的電視新聞,上千名失業勞工聚在勞委會抗議,要求政府對於企業裁員與失業率升高,提出對策。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


    說來也巧,昨天中午我公出時走延平北路,正好經過勞委會。也曾停下來瞭解了一下抗議的訴求。所以對於他們抗議的原由,我能理解。但當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我就有些話想對你說說。


    你我曾在券商共事,長期研究過許多上市公司的營運,也讀過許多相同的資料,你應該還記得,許多統計資料都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公司,開業之後撐不到三年。剩下的一半也會在後來的兩年中陸續結束,能夠持續經營超過十年以上的公司,不到百分之三,十五年以上的,更是不到百分之一。


    照這樣來算,如果我們都從二十五歲左右進入職場,六十五歲退休,四十年的時間裡,想要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並不是一個很切實際的期待,對嗎?比較實際的情況應該是,我們會經常因為公司前途無亮自行跳槽,也常會因為公司無法再經營下去而不得不離開,對嗎?


    其實你們公司的情況,半年多前就有跡象了,老闆經營的方向不對,你也曾抱怨了半天。我還記得那時我們聊過,我問你怎麼不另謀高就,你說你試了,但是談來談去,發現薪資都沒有現職高。我講了一句很刺耳的話,你還記得嗎?我說:「別抱怨他了,雖然他是個不善經營的人,但至少他付給你的薪資,已經超過你的市價了。」


    其實當時我應該再提醒你,有這種現象,表示你應該趕快在自已身上多下點工夫了。你的競爭條件已經在衰退當中,繼續這樣下去,保不住工作只是遲早的事。我疏忽了,這點我向你抱歉。


    曾經和一位創業成功的朋友有過一席印象深刻的談話。那已是四、五年前的事。他長我十來歲,在成功前曾經有過兩次事業失敗的經驗,負債累累。捫心自問,若我是他,恐怕再也沒有勇氣嚐試了。但他還是不肯放棄。第三次,他成功了。那日與他飲酒吃飯,已是他創業成功的第五個年頭。他說前四年的獲利都用來還了債,現在才算稍微賺了點錢。
 
  
我舉杯表示佩服,微醺的他卻按住我將到口的酒杯,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你上班的公司經營不善,快要倒,你會有什麼打算?」想都沒想,我說當然馬上開始找下一個工作。還開玩笑的問他公司裡還缺不缺人。聽了我的回答,他意味深長的笑著看了我一會,才開口說:「這半年來,我到處問人這個問題,我打算問滿一百個,你是第八十六個,大家答案都大同小異。從來沒有一個告訴我:『我會去告訴老闆,別擔心,我會用我的全部家當陪你拚到底。』


    他說,失敗過兩次,他想通了這個道理:船沉了,和船一起沉的總是船長。水手都帶著剩餘的糧食、飲水,搭救生艇走了。所以這次他的學到了教訓。績效好,該加薪就加,該發獎金就發,但績效不好,該減薪、該裁撤,他一定公事公辦,不會拘泥員工的年資或彼此的感情。因為,「如果你感情用事,顧慮那些該裁該減薪的人會不舒服,而不處理,就反而會造成表現好的人更不舒服,他們會離開你,最後留下來那些原本就該砍掉的人,公司很快就不可挽救。這不只是控制成本的問題,而且能避免人才流失。」他說。言下之意,他了解到,這方面處理不當,是他過去失敗的原因。


    從那天開始,我再也不曾認為公司有持續雇用我的義務,因為我的確沒有陪老板沉船的打算。除了上班時間仍舊做好我職掌的工作,我也在自己身上下了一些工夫,做好隨時隨地可以離開的準備,不論主動或被動。還記得你曾經笑過我習慣到處面試去探行情嗎?就是因為與他那一席話。我覺得勞雇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條件式的關係,當維持關係的條件不存在,雙方都有解除關係的權力。我們都曾幾度跳槽,在「開除」老闆的當下,也都蠻絕情的,不是嗎?

    我們若指望在一家公司上一輩子的班,那得保證老闆永遠喜歡我們,我們也永遠喜歡老闆,再加上他公司永遠不會倒、能賺錢,還要我們的價值永遠不會被取代。少了上述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能。你覺得這種情形會常見嗎?


    我不是在幫資方講話。我知道有些資方是故意惡性倒閉,自己乘救生艇帶走補給,讓員工和相關往來業者跟船一起沉。不過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希望 創業能夠成功,如此一來,不但自己有好日子過,還可以提供許多穩定的就業機會,養活好幾家人,甚至像王永慶,養活的是數萬個家庭的幾十萬人。創業者投入資金、時間,還有比員工更多的勞心勞力,同時承擔著因為營運能力不足、判斷不正確、被倒帳、景氣反轉等無時不刻都存在的失敗風險。失敗的結果,常常是背負沉重的債務,從此一輩子翻不了身。
 
   
平均每當一人創業成功,就有九個人失敗,而這些成功的人,平均都先失敗過兩次。連王永慶在創業早期也失敗過。這些資料,你也都讀過,不是嗎?


    相對而言,受雇者得到一個職位,只要每天早上按時去上班,做好指定的工作,按時下班,每個月時間到了就有一份薪水可領來養家活口,如果外面找得到薪水更高、福利更好、前途更光明的工作,通常會遞出辭呈離去。而如果找到的工作薪水更低,就表示在現職上已經「超額獲利」。若是公司經營失敗,除了拿不到的薪水,沒有其他的風險。


    在這樣的相對關係下,我們身為職員、勞工,有什麼資格抱怨老闆為了能夠繼續營運下去而裁員?至少還發給了你離職金,沒有等到薪水發不出來再落跑。而且,他總還留了人下來,我們該不該想一想,為什麼走路的是我們?


    曾經聽過一個很詼諧嗜酒的老頭講課,他說他平生最看不起的,是下了班就罵老闆,隔天又繼續去上班的人。你現在聽了一定笑不出來,但當時課堂上是哄堂大笑。 他說,若有本事找更好的工作,不用抱怨,走就是了。如果沒有這個本事,那就根本沒有抱怨的資格。


    我真的不是在幫資方講話。只是這一個多月來,幾次聽你埋天怨地,我希望你也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沒有責任。你開啟了你的求職網頁,寄出了許多履歷,得到幾次面試的機會,但條件都不如你原來的工作。面對這樣的情況,你除了找我喝一杯,訴訴苦,有沒有想過外在的環境變了,你的心態也該調整?


    
現在的就業市場,是一個硝煙密佈、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殺戳戰場。你覺得已經彈盡援絕。這時候的你,該做的不是到處去嚷嚷著戰爭的不公平。這件事大家都很清楚。但仗還是要打下去。而且最慘烈的時候還沒來。你若決定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抗議上,我會尊重你,但請恕我直言,那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


    你所應該做的事情,是遍尋你的身上、四周,找出任何還能使用的武器。哪怕原本用的是機關槍,現在只剩一把美工刀,但只要先守住一個小小的方寸,別被打掛,你就能繼續在戰場上存活,就有殺出重圍,看到戰爭結束的機會。


    而且,不論將來的結果如何,你一定要記得現在這個經驗:永遠要不停止成長學習。別再使自己陷入武器不夠用的處境。這是自己的責任,不是別人的。拿自己的不幸去怪別人是最容易的事,但卻一點幫助也沒有。


    先前我寫過一篇有關一萬元能改變什麼的文章,請你來看,我記得你看過後,表示很有同感,但我並沒有看到你做了什麼。現在可以請你再看一次,再想一想嗎?


    現在說這些話,我知道你看了心裡不會太痛快。但那種只會安慰你、哄你,任由你在怨天尤人的思維裡自暴自棄的朋友,我不會當。我若是那種人,你也不必當我是朋友。


    說真的,景氣的確不好,今天我對你說的這些話,明天也許就得說給我自己聽了。現況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每個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惶恐,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坐以待斃一定沒指望,你同意嗎?


    今後我仍然願意陪你喝酒聊天,喝咖啡吃飯,陪你聊天說笑,陪你檢視身上的武器,一起研究在這戰場上存活下去的策略。我們是長年的朋友,相交相惜,理當互相支持。但那不表示我想同情你,也不認為你需要我的同情,所以,聽你怨天尤人,今晚是最後一次!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佚名(網路轉載)

中國遼寧北部有一個中等城市---鐵嶺---在鐵嶺工人街街頭,幾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都可以看到一個老頭兒,推著豆腐車慢慢走著。 

車上的蓄電池喇叭發出清脆的女聲:賣豆腐,正宗的鹵水豆腐!豆腐咧──

      那聲音是我的。

那個老頭兒,是我的爸爸。

爸爸是個啞吧。

      直到長到二十幾歲的今天,我才有勇氣把自己的聲音放在爸爸的豆腐車上,替換下他手裡搖了幾十年的銅鈴兒鐺。兩三歲時我就懂得了有一個啞吧爸爸是多麼的屈辱,因此我從小就恨他。

      當我看到有的小孩兒被媽媽使喚著過來買豆腐,卻拿起豆腐不給錢就跑。爸爸伸直脖子也喊不出聲的時候,我不會像大哥一樣追上那孩子揍兩拳,我傷心地看著那情景,不吱一聲,我不恨那孩子,只恨爸爸是個啞吧!

盡管我的兩個哥哥每次幫我梳頭都疼得我呲牙咧嘴,我也還是堅持不再讓爸爸給我紮小辮兒了。媽媽去世的時候沒有留下大幅遺像,只有出嫁前和鄰居阿姨的一張合影,黑白的二寸片兒,爸爸被我冷淡的時候就翻過支架方鏡的背面看媽媽的照片,直看到必須做活兒,才默默地離開。

最可氣的是別的孩子叫我啞吧老三(我在家中排行老三),罵不過他們的時候,我會跑回家去。對著正在磨豆腐的爸爸在地上劃一個圈兒,中間唾上一口唾沫。雖然我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但別的孩子罵我的時候就這樣做。

我想,這大概是罵啞吧的最惡毒的表示了。

第一次這樣罵爸爸的時候,爸爸停下手裡的活兒,呆呆地看我好久,淚水像河一樣淌下來,我是很少看到他哭的,但是那天他躲在豆腐坊裡哭了一晚上。

那是一種無聲的悲泣。

      因為爸爸的眼淚,我似乎終於為自己的屈辱找到了出口。以致以後的日子裡,我會經常跑到他的跟前去,罵他,然後顧自走開,剩他一個人發一陣子呆。只是他已不再流淚,他會把瘦小的身子縮成更小的一團,偎在磨桿上或磨盤旁邊,顯出更讓我瞧不起的醜陋樣子。

我要好好念書,上大學,離開這個人人都知道我爸爸是個啞吧的小村子!這是當時我最大的願望。我不知道哥哥們是如何相繼成了家,不知道爸爸的豆腐坊裡又換了幾根新磨桿,不知道冬來夏至那磨得沒了沿鋒的銅鈴鐺響過多少村村寨寨,只知道仇恨般地對待自己,發瘋似地讀書。

我終於考上了大學。

爸爸頭一次穿上1979年姑姑為他縫制的藍褂子,坐在1992年初秋傍晚的燈下,表情喜悅而鄭重地把一堆還殘留著豆腐腥氣的鈔票送到我手上。嘴裡哇啦哇啦地不停說著,我茫然地聽著他的熱切和驕傲。茫然地看他帶著滿足的笑容去通知親戚鄰居。當我看到他領著二叔和哥哥們把他精心飼養了兩年的大肥豬拉出來宰殺掉,請遍父老鄉親慶賀我上大學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碰到了我堅硬的心弦,我哭了。

我的爸爸,他是真的醉了,他的臉那麼紅,腰桿兒那麼直,手語打得那麼瀟洒!要知道,十八年啊,十八年,他從來沒見過我對著他喊爸爸的口型啊!

爸爸繼續辛苦地做著豆腐,用帶著豆腐淡淡腥氣的鈔票供我讀完大學。1996年,我畢業分配回到了距我鄉下老家40公里的鐵嶺。安頓好了以後,我去接一直單獨生活的爸爸來城裡享受女兒遲來的親情,可就在我坐著出租車回鄉的途中,車出了事故。

我從大嫂那裡知道了出事後的一切

過路的人中有人認出這是老塗家的三丫頭。於是腿腳麻利的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來了,看著不省人事的我哭成一團,亂了陣腳。最後趕來的爸爸撥開人群,抱起已被人們斷定必死無疑的我,攔住路旁一輛大汽車。他用腿扛著我的身體,騰出手來從衣袋裡摸出一大把賣豆腐的零錢塞到司機手裡,然後不停地劃著十字,請求司機把我送到醫院搶救。

嫂子說,一生懦弱的爸爸,那個時候,顯出無比的堅強和力量!

      在認真地清理傷口之後,醫生讓我轉院,並暗示哥哥們,我已沒有搶救價值。因為當時的我,幾乎量不到血壓,腦袋被撞得像個癟葫蘆。爸爸扯碎了大哥絕望之間為我買來的喪衣,指著自己的眼睛,伸出大拇指,比劃著自己的太陽穴,又伸出兩個手指指著我,再伸出大拇指,搖搖手,閉閉眼。那意思是說:你們不要哭,我都沒哭,你們更不要哭。你妹妹不會死的,她才20多歲,她一定行的,我們一定能救活她!

醫生仍然表示無能為力,他讓大哥對爸爸說:「這姑娘沒救了,即使要救,也要花好多好多的錢,就算花了好多錢,也不一定能行。」爸爸一下子跪在地上,又馬上站起來,指指我,高高揚揚手,再做著種地、喂豬、割草、推磨桿的姿勢,然後掏出已經掏空的衣袋兒,再伸出兩只手反反正正地比劃著。那意思是說:「求求你們了,救救我女兒,我女兒有出息,了不起,你們一定要救她!我會掙錢交醫藥費的,我會喂豬、種地、做豆腐,我有錢,我現在就有四千塊錢。」醫生握住他的手,搖搖頭,表示這四千塊錢是遠遠不夠的。

爸爸急了,他指指哥哥嫂子,緊緊握起拳頭,表示:「我還有他們,我們一起努力,我們能做到。」見醫生不語,他又指指屋頂,低頭跺跺腳,把雙手合起放在頭右側,閉上眼,表示:「我有房子,可以賣,我可以睡在地上,就算是傾家盪產,我也要我女兒活過來。」又指指醫生的心口,把雙手放平,表示:「醫生,請您放心,我們不會賴帳的。錢,我們會想辦法。」大哥把爸爸的手語哭著翻譯給醫生,不等譯完,看慣了生生死死的醫生已是淚流滿面。

他那疾速的手勢,深切而準確的表達,誰見了都會淚下!

醫生又說:「即使作了手術,也不一定能救好,萬一下不來手術台」爸爸肯定地一拍衣袋,再平比一下胸口,意思是說:「你們盡力搶救,即使不行,錢一樣不少給,我沒有怨言。」

偉大的父愛,不僅支撐著我的生命,也支撐起醫生搶救我的信心和決心。

我被推上手術台。爸爸守在手術室外,他不安地在走廊裡來回走動,竟然磨穿了鞋底!他沒有掉一滴眼淚,卻在守候的十幾個小時間起了滿嘴大泡!他不停地混亂地做出祈求上帝的動作,懇求上蒼給女兒生命!

天地動容!我活了下來。

但半個月的時間裡,我昏迷著,對爸爸的愛沒有任何感應。面對已成植物人的我,人們都已失去信心。只有爸爸,他守在我病床邊堅定地等我醒來!他粗糙的手小心地為我按摩著。他不會發音的嗓子一個勁兒地對著我哇啦哇啦地呼喚著。他是在叫:「雲丫頭,你醒醒,雲丫頭,爸爸在等你喝新出的豆漿!」

為了讓醫生護士們對我好,他趁哥哥換他陪床的空檔,做了一大盤熱騰騰豆腐,幾乎送遍了外科所有醫護人員。儘管醫院有規定不準收病人的東西,但面對如此質樸而真誠的表達和請求,他們輕輕接過去。爸爸便滿足了,便更有信心了。

他對他們比劃著說:「你們是大好人,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治好我的女兒!」

這期間,為了籌齊醫療費,爸爸走遍他賣過豆腐的每一個村子,他用他半生的忠厚和善良贏得了足以讓他的女兒穿過生死線的支持。鄉親們紛紛拿出錢來,而父親也毫不馬虎,用記豆腐帳的鉛筆歪歪扭扭卻認認真真地記下來:張三柱,20元;李剛,100元;王大嫂,65

半個月後的一個清晨,我終於睜開眼睛。

我看到一個瘦得脫了形的老頭,他張大嘴巴,因為看到我醒來而驚喜地哇啦哇啦大聲叫著。滿頭白髮很快被激動的汗水濡濕。

爸爸,我那半個月前還黑著頭髮的爸爸,半個月,老去二十年!

我剃光的頭髮慢慢長出來了,爸爸撫摩著我的頭,慈祥地笑著,曾經,這種撫摸對他而言是多麼奢侈的享受啊!等到半年後我的頭髮勉勉強強能紮成小辮子的時候,我牽過爸爸的手,讓他為我梳頭,爸爸變得笨拙了他一絲一縷地梳著,卻半天也梳不出他滿意的樣子來。我就紮著亂亂的小辮子坐上爸爸的豆腐車改成的小推車上街去。

   有一次爸爸停下來,轉到我面前,做出抱我的姿勢,又做個拋的動作,然後捻手指表示在點錢,原來他要把我當豆腐賣嘍!我故意捂住臉哭,爸爸就無聲地笑起來,隔著手指縫兒看他,他笑得蹲在地上。這個遊戲,一直玩兒到我能夠站起來走路為止。

   現在除了偶爾的頭疼外,我看上去十分健康。爸爸因此得意不已!我們一起努力還完了欠債,爸爸也搬到城裡和我一起住了。只是他勤勞了一生,實在閑不下來,我就在附近為他租了一間小棚屋做豆腐坊。

   爸爸做的豆腐,香香嫩嫩的,塊兒又大,大家都願意吃。我給他的豆腐車裝上蓄電池的喇叭,盡管爸爸聽不到我清脆的叫賣聲,但他是知道的。每當他按下按鈕,他就會昂起頭來,滿臉的幸福和知足。

   對我當年的歧視竟然沒有絲毫的記恨,以致於我都不忍向他懺悔了。我常想:人間充滿了愛的交響曲,我們傾聽、表達、感受、震撼,然而我的啞吧父親卻讓我懂得,其實,最大的音樂是無聲,那是不可懷疑的力量,把我對愛的理解送到高處。

讓我們更真誠的相待吧!因為我們的人生難得、因緣難遇!

讓我們對父母多一點孝心,因為百年後只會剩下懷念。

讓我們更真誠的對待妻子或丈夫,因為百年後就不能攜手散步了。

讓我們更珍惜兒女的成長,因為百年後要擁抱他們就不可得了。

讓我們在每一個相會、每一個因緣裡,都能全心的付出與融入,都能無私的感謝和奉獻。

讓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誠的相待!

因為,因為,百年後,這些都不可能了!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賴紹淵

 

這個世界其實很簡單,只是人心很複雜。

其實人心也很簡單,只是利益分配太複雜。

桌上有一堆蘋果,人們並不在意這堆蘋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裡的有多少;公司有一堆子事,人們並不在意這堆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做了多少,人類有大智慧,卻因為對得失斤斤計較,最後都變成了小聰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很簡單,由於利益分配很複雜,才有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人生之簡單,就像生命巨畫中簡單的幾筆線條,有著疏疏落落的淡泊;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輪薄月,有著清清涼涼的寧靜。

人生之複雜,是潑洒在生命宣紙上的墨跡,渲染著城府與世故;是拉響在生命深處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揮不去嘈雜與迷惘。

天地超完美,於簡單處得;人生大疲憊,藏在複雜處。

人一簡單就快樂,但快樂的人寥寥無幾;一複雜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卻熙熙攘攘。

這反映出的現實總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簡單來不容易,要活出複雜來卻很簡單。

人,小時候簡單,長大了複雜;窮的時候簡單,變闊了複雜;;落魄的時候簡單,得勢了複雜;君子簡單,小人複雜;看自己簡單,看別人複雜,這不由得讓我想起顧誠的那首詩“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 簡單與複雜之間,也有這麼一層迷矇的關係。

一眼能望穿的事物,似乎很簡單,一口古井,幽深澄澈,也可以一眼望到底,但這口古井,本身卻並不簡單。人也一樣。有時候,一個人可以一眼看穿,並不是因為他太過簡單,不夠深度,而是因為他太過純淨

一個人有純淨的靈魂,原本就是一種撼人心魄的深度。這樣的簡單,讓人敬仰。有的人雲山霧罩,看起來很複雜,很有深度,其實,這種深度是城府的深度,而不是靈魂的深度。 這種複雜,是險惡人性的交錯,而不是曼妙智慧的疊加。

人生說穿,簡單的只有生死兩個字,但由於有了命運的浮沉,有了人世的冷暖,簡單的過程才變得跌跌撞撞,紛繁複雜。

簡單,是生命留給這個世界的美麗的形式;而複雜,是生命永遠無法打撈蒼涼的夢境。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    摘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02/122/21az6.html

-->

    大學學測放榜,卻有一個比名不名校更大的危機存在台灣,如果對自己沒期望、對未來沒希望,台灣孩子畢業後,到底留下了什麼?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月八日演講說,「今天在教育上超越我們的國家,就是明天在競爭上打敗我們的國家」,他看到教育對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我們也看到了,但我們的教育制度卻像病入膏肓的病人,不知從哪救起。

    有讀者投書質疑國高中為何要教這麼多、考這麼多,他問:這種教法除扼殺學生學習興趣,畢業後留下了什麼?台大也有教授問:大學生為什麼不會思考?中學六年填鴨太久,學生進入大學已經麻痺,即便思考也是基本的趨利避害動物模式,而沒有「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那種為天下蒼生的豪氣,或林則徐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那種書生救國的抱負。這種對自己沒有期望、對未來沒有希望,實比名校不名校有著更大的危機。

    最近有個學校學生作弊上了報,我朋友問他的孩子,「你會不會作弊?」他大聲說,「當然不會,因為我不在乎分數。」這話一針見血,學生會作弊是因能力達不到父母、老師要求,又不敢誠實面對,便只有作弊來逃避懲罰。作弊當然不對,但是我們是否也該檢討一下為什麼這麼重視分數?少一分為什麼要打一下?學習本有快慢,用同一把尺去評量所有的學生是否公平

    除了分數,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也有偏差,一切用錢來衡量,沒給學生更高的人生理想。金錢不等於成功,金錢更不等於快樂,人只有做自己要做的事才會快樂,我們應告訴孩子:假如你每晚都睡得安穩,早上起床又對一天充滿期待,那這工作就適合你。年輕時別太重視金錢,要敢放手一搏,年輕不堅持理想,年紀一大,家累一重,就易對現實妥協,妥協會造成終身遺憾。

    我們有時太用世俗的觀念來強求自己。有一次報登某人有志竟成,考了二十七次終於考上高考,我替他算一下:大學畢業二十二歲,當兵兩年二十四歲,考二十七次高考,豈不是五十一歲了?大好的青春都花去準備考試,沒做幾年,卻要退休了,豈不可惜?尤其是如果一直考不中,會不會是因為跟自己的性向不合?在德國,某科考試考了三次未過關,老師就會勸他去試別科,因為這表示他可能不適合這個領域。一個工作不管多有保障,不適合自己也是枉然。

    年輕人要有志氣,不要只求溫飽,蘇格拉底說,「有用之人為生活而飲食,無用之人為飲食而生活」。其實在台灣只要肯做,都能出頭。有位更生人,出獄後從洗盤子開始,也洗出了兩家餐館。反而一再強調生活的保障會讓孩子失去追尋理想的勇氣,而蹉跎一生。

    現在的知識經濟重視的是創意、創新和創業,但在講求變中有變的競爭力時,誠信仍是一切的核心,只有童叟無欺,生意才做得長久。今天要與國際競爭,最重要的仍是那個不要考試的誠信。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半夜醒來,想起有一部攸關台灣環境的紀錄片正被如火如荼的介紹著,便利用了一小時左右從網路上看完了整部片子,一邊看一邊揪心,竟至天亮仍睡不著…

儘管這娑婆世界對靈性而言是虛幻的,但對芸芸眾生來說,地球是那麼紮紮實實賴以維生的所在,我們和一切的生靈沒有其他去處!所有好的壞的,做惡的行善的,建設的破壞的…都不能離開地球!過去我看著反恐戰爭曾經想過:”要是現在外星人來攻打地球,不知道美國和伊拉克還打不打?”難道一定要有一個”共同敵人”出現,人類才會止戰嗎?

現在共同敵人真的出現了!不是外星人---就是來自地球的反撲!說來悲哀,我們被這美麗星球孕育而出的人類竟對這大地母親如此不珍惜以致於這名母親甚至要起身反撲…就像紀錄片裡說的:”她一直默默忍受…現在她不想忍了!”

現在已經是關鍵時刻,已經不是追悔過去我們人類錯誤行為的時候了!確實我們必須要付出代價,這代價就是我們要花費鉅資與更多的行動去停止環境繼續的惡化.小到個人一個關燈的動作和垃圾分類,大到國家制定與執行那和環境保護相關的法令---如若不然,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將是萬物的生靈與自己的性命!

看著紀錄片裡非洲那飢渴的人…”我只是很餓…很渴”,那些活在呵護之下的孩子與隨時可以走進便利商店拿起寶特瓶飲料暢飲的我們,這簡直是兩個世界!

其實是一個世界,只是現在遠在另一端摧殘著!要是我們不警醒,再不盡力維護我們剩下僅有的藍天白雲和奢侈的福報.下一個飢渴的難民就會是我們,或是我們的子孫---如果地球夠仁慈到讓我們的子孫活下來!

少喝一罐寶特瓶,少開燈,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做好垃圾分類…個人能做的其實不少,只要我們堅定”環境愛護不能少我一個”的信念,人人身體力行,匯聚的力量和能量是可以重新調整地球的狀態的!讓我們共同身體力行環保生活,並且每天目標設立至少跟五個人分享環保訊息.讓環境保護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很多人不是迷上阿凡達嗎?她們就是這樣做的呀!)

依賴政府和政客是緩不濟急的!他們眼睛只看見錢!環保?喊喊口號,做做樣子就行!反正誰也不知道我腦袋裡想什麼,弄幾個烏糟貓委員會,搞幾個樣板文宣讓媒體報導也就算完事了…真的身體力行作環保?頭殼壞去喔?作環保我幹麻從政?

(抱歉!如果你是從政者,以上這段話是會讓你不爽!政客這稱呼更會使你抓狂,但我是故意的!就是要讓你不爽!我又不選立委…政客!)

 

摘自:從牛頓到愛因斯坦  http://blog.klgsh.kl.edu.tw/tblog/post/49/2563
潘欣榮/台灣公共化協會籌備小組

      媒體人陳文茜拍攝《±2℃-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預告片記者會,邀請到科技業大老闆們出席,在會場上人人慷慨陳詞抗暖化。然而卻沒人敢問這些大資本家:科技業對暖化的影響有多嚴重?
      據維基百科的介紹,光以目前半導體、光電業在絕緣介質上常使用的致冷劑六氟化硫(SF6,人造氣體)為例,它是很持久的溫室氣體,其效果是二氧化碳的兩萬兩千倍。
      然而,當天出席的眾多科技業董事長,卻對其生產過程中,因使用六氟化硫等原料所造成「全球暖化」的重大影響避而不答,而僅選擇性的告知民眾:透過發展全自動化的生產,就能不用照明設備而省下多少二氧化碳。試問,排多省少、杯水車薪的省法,要多久才能讓地球降2℃?
      另一方面,若要根本性的解決科技業已排放的溫室氣體、或者使用替代原料,其成本也非常高。在利潤導向的市場經濟中,這些大老闆連徵收能源稅都斤斤計較,若要他們解決自己過去排放的溫室氣體,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台灣「真正」必須面對的真相是:如果我們不能有為公益、而非為利潤的企業負責生產,那麼單靠大老闆的「良心」抗暖化,絕對比登天還難!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陳文茜舉辦《±2℃-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抗暖化紀錄片記者會,鴻海集團郭台銘、廣達林百里、台達電鄭崇華、聯發科蔡明介等科技業董事長,共同宣示抗暖化 的決心。
        上述科技業董事長,也已看到暖化對其企業的嚴重性,郭台銘已公開表示,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所做的技術更新,本身即是降低成本的保證。例如鴻海在土城的綠色工廠,就標榜不用燈、發展全自動化生產,從此減少耗能;並公開表示有99%的信心:環保和經濟效益不會互斥,相對的,是共生共榮。
        誠哉斯言,尤其當歐盟、美國皆已評估能否將碳足跡(排碳量)計算作為關稅門檻的指標時,假若,台灣多數的科技業皆能效法鴻海,既能增產、降成本,又能替地 球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這場活動,一掃大家過往對「污染元兇」等負面形象。同時,無論與會的董事長是出於利潤或者基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考量,只要他們願意投入,我們都應為其槓桿般的力量投入給予鼓勵。
       而這正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哥城峰會」後所強調「良心」的意義:不止是對峰會領袖,也呼籲所有地球人,遏止暖化不必等政客盤算,這一刻就可以有所作為。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看牙醫時利用等待的短暫時刻讀報,翻開一落眼便看到這一篇文章,我個人沒有任何政治立場,該報也不是我平日會閱讀的報紙,是因為其標題引起我的注意,幾分鐘的閱讀已經讓我深深佩服,其一是他透過已知並可鑑定的科學證據角度來檢視2012前諸多災難的成因,其二是他針對個人、政府以及國家應該要有的態度與改變的建議.我心中小小的OS是:真希望我們的那些高官們可以看見...

 

摘自 2010年02月22日  自由時報  

林中斌︰天災應列為國安重點項目  

記者 鄒景雯/專訪

大家都知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曾任國防部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很少人知道他最早學的是地質,過去在美國Manville公司擔任過資深地質師,而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對全球磁變引起的災禍也很有看法。林中斌在受訪時強調,可以預見自現在到二○一二年 天災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他提醒,政府施政必須將此列為國家安全的重點項目,上層必須授權,國安體系強化橫向聯繫,軍隊也要肩負起救災的責任,才能因應「非傳統安全」的挑戰。

問:前不久有部「二○一二」的電影,描述世界末日,引起不少人的討論與興趣,請教你有什麼觀察?

地磁變弱 導致氣候極端化

林中斌:去年台灣發生八八水災災情慘重,同段時間在日本、對岸,不只有水災、風災,還有地震。之後兩個月,災害更多,印尼的地震、美國的大水、澳洲的大火。年初,又有中國大陸的暴風雪。去年還有很多「機瘟」,七個月之內發生九起,有的飛機之前從來不曾出事,失事原因無法解釋。另外,人的行為變得殘暴,持槍濫射、親子相殘等愈來愈多。美國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軍中喋血案。俗語說:「虎毒不食子」,但爸爸殺女兒,兒子殺媽媽,真是不如禽獸。益形頻仍的災禍,發生不限於台灣,全世界都有,也不限於人類。

這些趨勢,我關注很久了。我把各種災禍分為四大類:一、「來自地下」的,包括地震、火山爆發、海嘯。二、「來自地面」的,包括氣候極端化(全球暖化、寒冬、旱澇、風災)。針對今年北半球的寒冬,以及「小冰河期將來臨」的說法,貴報是率先報導的。其實,寒冬從○六年就開始了,之後愈趨嚴重。氣候變得極熱與極 冷。此外,傳染病變多、人類行為乖張、生物迷途、生態失衡,例如:鯨魚與海豚大量擱淺死亡,青蛙、蜜蜂消失,魚類的海洋變成水母的海洋。三、「來自太空」,如嚴重的太陽風暴。四、「來源不明」的,例如交通事故頻頻。

地面上的災害用暖化可以解釋,但是來自地下的很難。有人試圖說北極的冰化了,地殼上的重量輕了,因此反彈引起地震。這很難說服我,北極的冰化了為什麼地震在遠方的四川、爪哇、海地?而水與冰的重量是一樣的,冰少了,水就多了, 又怎麼說呢?

我認為另有更深層和更高遠的原因。地球是個大磁鐵,一八三一年,第一支探險隊去加拿大找到磁北極,一九○四年第二次找到時,已移動了四十公里。之後移動加速,最近每年移動四十、五十、甚至七十公里。而且方向幾乎是一致的,由加拿大北部移向西伯利亞。也許大家會害怕,如果磁北極一直移動下去,會不會與磁南極對調呢?那麼中間有段時間地球是沒有磁力保護的,會非常危險。但是,在地球的歷史中,磁北極與磁南極也常移動後停下來、而不翻轉。伴隨地球磁極移動,地球磁力變弱。地磁變弱會引起洋流異常,而使氣候極端化。

為什麼磁極移動、地磁變弱?這可能與天體運行有關。有人根據古文明馬雅的天曆預言二○一二是世界末日,其實馬雅人只描述一個週期將結束,便不再多講。另一週期將開始,應該是他們無言的含意。果真如此,目前愈趨 嚴重的災禍將漸漸減弱,地球將平穩下來。至於「全球磁變」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往大處看。我們所在的是銀河系宇宙,也就是夜晚星空看到發亮的長帶,這是從側面看到的景象,其實它是一個大圓盤,直徑十萬光年,厚度二千光年。我們的太陽系是其中二千億星星的一個。我們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位置大約在離中心二.六 光年左右,繞一圈要兩億五千萬年左右。它繞行軌道不是直線,而呈波狀,一起一伏的週期是二萬六千年左右,而二○一二年是波狀週期要迴轉的頂點。上一次類似 二○一二的情況,沒有歷史記載,因此這次對人類來說是嶄新的經驗。這個說法可以解釋來自地下、地面、太空的災害。

為什麼接近二○一二地球不穩定?因為太陽系波狀運行將接近銀河系二千光年厚度的中層,最近距離約廿五光年左右。在這層裡銀河系的星星密度最高,對太陽系干擾最強。因此,我們應有個認識,從現在到二○一二年,還會有很多災變,災變也不會到二○一二年十二月廿一日就戛然而止,而會漸漸平復。

問:你提到人與動物行為的異常,這與地磁弱化有什麼關係?

林:人是一個磁鐵,當全球的大磁鐵弱化時,人會受到影響,感到浮躁。這與月圓時犯罪率、出生率上升的現象類似。從全球的磁力分布圖來看,兩個最強的地方是西伯利亞與加拿大,最弱點在巴西,也波及西非。當我們從最強的地方往最弱的地方移動時,政權的更替似乎更頻繁,反映人心浮動思變。

問: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林:有人說世界末日快到了,反正人生苦短,就盡情歡樂吧!我說這樣作對不起自己,因為災變雖多但不是世界末日。正面作為有四層次,個人、社會、國家與國際。以下建議,五年以來我發表過多次,但不妨再番強調。個人必須有個觀念,冬天要來了,你不能使它不來,但你可以多保暖以安度寒冬。面臨二○一二,必須把自己的精神、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把心沉澱下來,花點時間看好書、聽美樂、練書法、作園藝、習陶藝、行靜坐。注重運動、飲食以提升免疫力。社會必須藉此危機進行反省,修正短期損人利己但終究害人害己的價值,加強互助。

國家方面,我要強調軍隊救災的責任。因為它不救災,誰能救災?

軍隊要怎麼負責?第一是演訓。面對愈來愈多的水災、風災、地震,軍隊要熟悉快速、有效率、有組織的因應。第二要有器材。現在新購的直升機要來了,其他的器材要備足。第三是觀念。許多我敬重的將領相信軍隊負責打仗,救災不是本務。但是世界大環境變了,美國巨災不靠軍隊要靠誰?說句不好聽的,我們看不起對面的「土八路」,一九九八大水災後他們陸續組建了搶險救災的專業部隊,包括由工程 兵組成的十九支抗洪部隊,以及由有關軍區工程部隊和武警醫療專業組成的震災緊急救援隊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觀念該改了。

軍隊之外,政府的橫向聯繫必須加強。我每次去美國,上午見到國務院官員,下午他們國安會、國防部通通曉得我談話內容。美國跨部會的資訊是自動發送的,我們沒這習慣。例 如,國防部某處級單位上午接見外賓,有關會面資訊,敢不敢自動知會下午外賓將訪問的外交部單位?如果先呈報長官批可再說,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甚至有些部會內部司處之間,如果科員把消息給了其他司處,直屬司長處長還會怪他。這問題無關藍綠,而且跨越藍綠,是一種長期傳承的政府文化。可是災害來時不分藍綠、不會等人。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應該改一改了。

國安團隊 要加強橫向聯繫

還有就是救災外交。救災政治敏感度較低,不只可以救自己,也可以參與國際救援,提高我們的能見度。這次的海地救援便是成功的案例。

我要特別強調震災應變。地震是突發的,我們平常該多訓練些救難犬,經常演練救難隊伍、怪手機具等在最短時刻到位,掌握黃金救援時間。學校裡也要有演習,讓小孩子熟悉自保措施。有人說平日大家已經夠忙了,別煩我!為什麼不只日本、連菲律賓都在做,而我們不能?世界各國有關地震應變的經驗很多,我們應廣為發送教育民眾。

已經有不少世界上有遠見的領袖出面呼籲國際合作以因應災變,例如前蘇聯元首戈巴契夫、現任英國首相布朗等都是。因為海嘯地震毫不尊重國界,許多災難已非單一國家可面對。

問:國安會開春後即將改組,為因應未來的天災,你是否可對政府運作問題提出具體改進作法?

林:這也是跨越藍綠執政的老問題。要有效橫向聯繫,首先是上層授權。上面不授權下面不敢動。第二,首長見面應該常規化。小布希上台時,他的幾個國安首長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每天都有十幾分鐘的電話會議,每週見面至少一次。我們的大內閣人這麼多,行政院院會不免流於形式。我建議不管總統有沒有空參加,國安團隊的國安會秘書長、國防部長、外交部長、陸委會主委每週至少要見面聯繫一次,其他經濟團隊、內政團隊亦同。第三,公文採用車輪式傳送,盡量由一點跨越行政單位輻射出去。沒有必要的階層樓梯不必爬上去再爬下來。第四,全方位績效考核。考核應該看對上執行力、對同僚協調力(有關橫向聯繫)、對下領導力。現在只看執行力,其他的看不見,會有盲點。

我們的國家雖然小,但是如果能強化內力,不但可提升人民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因應全新且迎面而來的「非傳統安全」挑戰。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http://www.xingwu.net/

 

有個拜訪畢卡索的人,一個很博學的人,一個評論家,他看了畢卡索的畫,然後他說:“它們看上去很美,但它們有什麼意義?例如這一幅畫”~~他們正站在這幅畫前~~“它有什麼意義?”


畢卡索聳聳肩說:“往窗外看——這棵樹有什麼意義?那只正在唱歌的鳥呢?升起的太陽有什麼意義?如果這一切都毫無意義地存在,為什麼我的畫不能毫無意義地存在呢?”


生命的目的是什麼?人們總是問這個問題。沒有目的。不可能有什麼目的。它沒有目的,它是好玩。你只好享受生命。你只能享受它,你不可能對它做任何別的事情。它不能買賣的。而且如果你錯過了某個時刻,你就錯過了,你不可能回頭。

 

生命自身是沒有用的。它的目的是什麼?你到哪裡去?結果是什麼?


 

沒有目的,沒有結果,沒有目標。生命是連續不斷的喜悅,你可以時時刻刻享受它;但是如果你開始想到結果,你就錯過了享受,你的根給拔了,你不再在裏面了。那時你就會尋找意義、尋找目的。


 

你是否注意到,你高興的時候從不問“高興的目的是什麼?”你沉浸在愛情中時,你是否問過:“這一切的目的是什麼?”你早上看到太陽升起,一群鳥像箭一樣飛向天空,你這時可曾問過“它的目的是什麼?”夜裏,一朵花獨自開放,它的芳香充滿了整個夜晚,你可曾問過:“它的目的是什麼?”


記住,如果你追求什麼目標,你的生命將會失落,因為生命沒有目標。它是沒有計劃的遊戲。它不走到哪兒去,它只是享有自己。


 

這是最難理解的事情,因為頭腦是數學的。它說:“那它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目的?”沒有目的,沒有意義。頭腦馬上說:“如果沒有意義,那為什麼生活?那為什麼不自殺?”但是你看:如果有了意義,整件事情都變很醜陋,於是你的整個生命就像是市場上的一次交易。如果有目的,那麼全部生命會失去詩意。


有詩意是因為沒有目的。玫瑰為什麼開花?你問玫瑰,它會說:“我不知道~~但開花是這麼美麗,有什麼必要知道呢?內在的,自己的開花是多麼美麗呀。”你問小鳥:“為什麼你唱歌?”它簡直要被你問的這毫無意義的問題給弄糊塗了。歌唱是那麼美好,它是這樣的一種祝福~~為什麼提問題?但是頭腦尋找目標,頭腦是個成就者~~它不能僅僅享受。將來有些東西必 須要被得到,某個目標必須要被達到,然後頭腦才會感覺良好。如果沒有什麼可被得到,它就會撲通落下,但是那就是所有的努力~~~讓它撲通落下!


此時此刻,整個存在都在慶祝一切,除了你。


 

為什麼不參加?


 

為什麼不像一朵花,無目的地開放?


 

為什麼不像一條河,無意義地流動?


 

為什麼不像海洋,只是咆哮、歡笑?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改編自'廖文瑜的佛國之旅',明杰有加入一些個人拙見,感謝加拿大Vivian的分享,這一篇文章道盡修道者的開始、過程與結束,願每一位世間的人都能依此找到回家的路!

 

印度經典言:「一個師父是一次的死亡。」 

是的,當我們靠近一個真正的師父時, 

內在會產生革新、蛻變、超越, 

古老的、根深蒂固的自我便會死去。 

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 

終於領悟:起點就是終點,終點亦是起點; 

再繽紛燦爛的風光, 

都不及與自己的內在相遇來得美妙。


 

真正的修行, 

不只是外在的行住坐臥, 

不只是誦經打坐, 

重要的是回歸自性, 

有一份探索內在覺醒的勇氣。 

人對時間的概念是線性思考,

而神則是圓的;無生無死。

人因有肉體的限制,在經驗每一次的痛苦

時,正是我們學習與擴張

的機會,不再侷限於小小的自我(我執),

瞭解生而為人的限制, 

願意臣服於更大的, 

與道或存在合而為一。


達賴喇嘛說:「懂,不一定內心有所改變,懂

之後還要思維,還要再修習。要相信修習會

改變內心,不然會為外境所轉;直到外境改

變,內心不必蓄意修習,才算小有進步。」 

所有攀越高山、行腳聖地、追尋聖者的生命

足跡,只是使我明白一件事: 

追尋上師、榮耀神、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活出他們的精神,將其美好德行內化,活出

那般的慈悲與智慧,活在永恆的平安與喜樂

之中。


荒誕對比的人生劇碼:

自由與奴役

誠實與欺騙

繁華與滄桑

現代與落後

貧窮與富有

銅臭與靈性

如果沒有走一遭滾滾紅塵,

哪有機會學習穿越可能,

煉出智慧呢?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或者「感應交道」,

並非只是因為虔誠而得到庇祐,

而是因為當下的心和佛一樣清淨無染,

所以得到感應、加持,

正所謂「即心即佛」啊!

聖嚴法師說:

「誦經千萬遍,不如親自做一遍。」

佛陀說法八萬四千種法門,

就是為了因應各種不同根器的眾生,

然而,每一個人的內在,

都懷有一份最純真自然的自心本性,

那是大家都有的本質,

無論再怎麼辛苦,

其實我們都不願放棄每一個當下,

那心與心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所謂「悟後起修」,

只有曾經瞥見,

或與自己內在的本性相遇,

在體悟了空性智慧的美妙後,

才能自然地走入修行!

如果不是經歷了全然的心碎和悲傷,

至今我仍無法體會內在真正的寧靜

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外在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

恐懼束縛了世界,寬恕解放了世界!

我們無須藉著各種儀式、敬拜、梵唱

來與神性產生連結。外在那些並不重要!

只要當下能專心一致,

內在便升起無上的寧靜和喜悅,

有時還不自覺的流下淚來。

於是,

我執放下了,

心地柔軟了,

視野自然開闊了。


「佛」是什麼?

就是我們的靈明覺性,

當塵垢滌淨而覺性升起時,

你我就是「佛」。

「覺性」又是什麼呢?

它什麼也不是!

它不是心智,

它不是靈魂,

它更不是神秘的潛意識,

它就是你內在與神性合一的自性!

只要找到覺性,

就有機會與萬物交流與神性歸一!


只有走過生命的山峰與低谷,

歷經一切的榮辱、毀譽、空有

所有的二元對立,

才會回歸到那個「一」,

那個一直都在、本然如是、不垢不淨的

「初心」。

當你對宇宙發出善美的意念時,全宇宙都會

以善美回報你。


不丹的一句話說:「超越天與地的感謝。」

寂天菩薩說:「對一個修行慈悲和愛的行者

而言,敵人是最重要的老師。」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威廷的提供--> 

我!蕭建華,出生在雲林縣林內鄉,在家排行第十一,可想而知父母親的生活壓力非常的大,於是 3 歲就被送到台北的孤兒院,國小開始讀書的時候才知道有種人叫爸爸、有種人叫媽媽,有個地方叫做「家」。

  也因為在孤兒院活,在學校常常被同學笑是沒人要的野孩子。一直到國小5年級被南投縣的一位老兵領養,而我的養母是原住民布農族,於是我有了一個真正的家。

  但國中2年級那一年養父病逝,我們才相處了短短的4年,一下子就必須面對生計的問題,雖然我成績優秀,卻是當時三百個畢業生裡面唯一一個沒有參加升學考試的學生,因為養母跟我說:「家裡沒有人賺錢,媽媽的身體不好,如果你去讀書,那這個家怎麼辦」

於是我決定一肩扛起養家的責任,把跟叔叔伯伯借來的報名費還給人家,放棄升學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

  國中畢業之後沒能再升學,國中畢業的學歷也難以找到好的工作,於是我早上清晨3點騎著腳踏車,開始挨家挨戶送報紙,7點多再換個裝到西餐廳吧檯當學徒,17歲再到台中汽車修護廠學做黑手,也存了一筆錢讓媽媽在我當兵時可以使用。

  入伍之後在陸軍特種部隊服役練就了一身強壯的體格,退伍後經長官介紹來到台南市擔任駕駛工作,各位叫得出名字的各種高級豪華房車我都開過,但幾個月後我一直想:我的未來要這樣過嗎?我的未來要在別人的指揮中過日子嗎? 於是我辭掉這份薪水優渥的工作到處遞履歷,但國中畢業幾乎沒有人要請我上班。

  26歲那一年養母過世,長達8年的苦熬終告結束,我終於可以走我自己的路、開始走自己的人生。白天我在揮汗如雨地在建築工地打雜,晚上帶著滿身汗臭地換上制服到學校念書,別人潑我冷水嘲笑我幹嗎那麼辛苦時,只有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

  我先就讀了台南一中補校,後來再報考嘉南藥理學院,讀了一年又考取了成功大學中文系夜間部,直到36歲終於完成了大學的學業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我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終於完成大學學業,求學的日子裡我開過捐血車、也送貨;從28歲念到36歲,整整8年沒有中斷過半工半讀。這8年是我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我這麼努力我相信老天爺一定會讓我更好,不給我好那實在太沒天理啦!

  這麼辛苦的撐過來,以為美好的人生正要開始,正要一步一步實現我的人生規劃時,但沒想到才剛畢業不到一年,就開始感覺右手的小指頭沒有力氣,一開始不以為意便找了間中醫針灸、電療,但是情況並沒有比較好,於是去大醫院做檢查,做了簡單的神經傳導檢查,醫生說是神經傳導有問題,吃了三個月的藥,情況並沒有好轉。

  經過數月的蒙古醫生治療,醫生診斷出我是因為頸椎壓迫到神經必須開刀,不然很快手腳很快就會癱瘓。這種情況下沒有選擇的餘地,於是讓一位香港來的名師在92年動了頸椎減壓手術,七節的頸椎中的2~6節被截去一半,共損失了五節。然而病情卻沒有好轉,而且肌力隨著我的復健卻一直流失,也讓我愈復健愈痛不欲生,狀況一直惡化,醫生卻在此時告訴我可能不是頸椎的問題,因為醫生的誤診,讓我白白挨了這一刀。

  後來在成大和台大榮總兩間醫院醫生聯合會診之下,診斷出我罹患了一種在國外發生率只有十萬分之六,在台灣一年出現不到十個病例,目前尚無積極治療方式的「慢性多發性脫髓鞘神經病變」,這種病類似「漸凍人」。我的身體功能會逐漸萎縮,自體免疫系統會破壞神經,慢慢影響到我的視神經、影響到我吞嚥的功能,最後連大家最平常的呼吸我會要很困難才能進一口氣。

  醫生告訴我說,存活的時間大概三到五年。從923月發病到今天,我跟死神拔河了六年!

  六年了!2000多個日子裡,每一天我都得花比別人十倍甚至一百倍的力氣在努力的活著。

  很多生活上的辛苦你很難想像,每天起床你會想先用哪一隻腳先下床嗎?刷牙時你會考慮如何擠出牙膏、如何刷牙嗎?每天我必須要用滾的滾下床,再用架子把自己慢慢吊起來;我必須先擠出牙膏在嘴裡,再用右手慢慢刷。

  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會抱怨,我當時心裡想的,都是自己失去、沒有的一切,身心俱疲,整個人跌到了谷底。小時候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正常的家庭可以順利的完成學業,因為沒有很好的學歷,找不到好的工作,我都沒有怨言。

  我靠自己的努力付出最精華的八年歲月,重新站在嶄新的起跑點上,老天爺卻跟我開了這樣的玩笑!老師們不是都跟我說以後會苦盡甘來嗎?我身體不會更好了,我想算了!就讓我結束自己的生命吧!

  我買了一包木炭準備自我了斷,卻在此時我無意識地走進我的書房,我看到滿滿的書籍、講義、獎狀,我陷入了長思。

回想我成長的每一天都過得很辛苦,難道我因為生了這場病什麼都沒有了嗎?

  不!我回頭想想我還擁有什麼,雖然我連家人沒有了,但是生病之後學校的老師、同學、學弟妹溫暖的手一雙一雙伸了出來,讓我不再去想自己失去的有多少,而是努力去想自己擁有的,竟然是這麼的豐富與寶貴。

  「生命無常,我不知生命的終點和明天哪一個會先到,但面對枯萎,我能做的就是勇敢。」

 

9212月當電視報章媒體披露我的故事之後,開始很多機關團體打電話來邀約我分享生命故事,「如果其中有一個人因為我的處境與想法,而改變了負面的觀念,那就是我生命殘存價值的發光」

我給自己訂下一個目標,我要講100場,講完之後我就是100分了,我可以功德圓滿離開人世間了。

  當我講完第一百場演講時,才經過一個月就發生了一場讓我悲痛不已的火災,因為電線走火,燒掉我的房子。

  我記得好清楚,那一天我拼命的哭,從有眼淚哭到沒眼淚,從有聲音一直哀嚎到沒聲音。

  你以為我哭是因為燒掉的房子嗎?是捨不得財物的損失嗎?

  不!我哭是因為在那場猛烈的火災中,有一位從我罹病開始,即自告奮勇、自願協助照顧我生活起居的學妹,因走避不及,吸入過多濃煙,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了一個半小時之後,仍然宣告不治,一條無辜的生命因我而喪生,那才叫我感到萬分的悲痛與自責。

  陪著她在急診室的那九十分鐘,就像一整個世紀那麼漫長,每一分每一秒都攸關存亡。看著醫護人員盡職的進行該有的急救步驟,我卻束手無策。

  「老天爺,你不要帶她走!你不要帶她走…」,我希望她能聽見我的聲音,知道有人殷切的期盼她甦醒過來。

  「不要帶走她,不要帶走她…」這一句話在我心裡不知翻滾了千次、萬次,但就在一個半小時後,我親眼看到醫生將白色的床單,蓋過學妹清秀的臉龐,我知道任憑我卑躬屈膝、聲嘶力竭,不斷苦苦的哀求,老天爺已然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學妹還是走了!一條無辜、善良的生命因我而犧牲,那種伯仁因我而死的自責、悲痛,在那一刻,我全然崩潰了。

  這個世界亂了,沒了秩序、善惡不分;沒了天理、賞罰不明。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

  房子燒了沒關係,我還能投靠朋友;東西燒了沒關係,反正以後我也帶不走。但是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帶學妹離開。以為講完了一百場,對自己、對所有愛我的人,就算有了個交代;以為講完了一百場,老天爺就會放我一馬,讓我安詳的走到終點站。讓殘餘的生命能發熱、發光,我總覺得那是我應該做的事,所以,從來不敢奢望當我傾力完成一百場之後,老天爺會給我什麼獎賞做為回饋。我掏心掏肺的在每一場講座中,告訴大家要跟我一樣感恩天、不可以抱怨老天爺。但,老天不給獎賞也就罷了,怎忍心無端牽連一條寶貴的生命?叫我怎麼不怨?叫我如何不恨?

  我被社會局緊急安置在一家小旅館裡,蜷縮在被窩裡不停的顫抖、啜泣,我不想再跨出房門一步,不想再看見窗外的藍天,因為經歷這一場惡火之後,我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我教大家要感恩的「天」。

  我不懂!不懂老天爺為何執意將我推向悲苦、去承受更多的痛苦與折磨?還不夠嗎?我都已經這樣慘了,還不夠嗎?拉上窗簾、關上房門,把自己囚禁在這個小房間,管它外面是白天或黑夜,任憑再多的淒風苦雨、愁雲慘霧,我都無所謂了。

火災後的第三天,慈濟的師姐送來幾套乾淨的衣服,讓我換掉被濃煙燻黑的舊衣,然後告訴我:「唉,誰希望自己的家遭逢火災?誰希望親人在眼前與自己天人永隔?誰都不想遇到這樣不幸的事…」。師姐嘆聲氣接著說:「但,不幸如果真的發生了,就算你哭啞了嗓、學妹也不會再從奈何橋那邊回來了,不幸的事實能改變嗎?如果你認為學妹是因你而犧牲的,那你更應該為學妹振作起來,而不是糟蹋自己的生命,學妹的這一條命,值不值得你為她繼續再講一百場?讓學妹的精神將因你的奮起而浴火重生。

  今天!第六個100場就在今天!以前大家都說不可能!但它紮紮實實就發生在今天。

  「一定有人曾經跟你說,你很幸福,但是這句話在你心裡有多大的感覺?你看,別人的房子那麼大,別人的車子那麼拉風,別人穿的都是名牌,別人怎那麼英俊,別人怎麼那麼漂亮,開口閉口都是別人的,但你可曾用心看看你自己呢?

  我為什麼不肯承認我一無所有,我幹嘛用壞心情來面對別人,雖然你們有很多是我沒有的,但我有很多是你們沒有的耶!你們走路了不起兩隻腳,我加上拐杖我有四條腿你們有沒有!這個邁阿密頸圈你們有沒有,你們也沒有,我有耶!我家裡有一台可以幫助我站起來的電動輪椅,你們有沒有,我有耶!我用心看我所擁有的這些東西。你可以去問兩眼全盲的人幸福是甚麼?他會告訴他想擁有跟妳一樣看的見的雙眼,能看見這繽紛的世界

  各位!在擁有的時就應該要去珍惜啊!每天在城市的角落裡,有人無聲無息就走了,老天爺對你真好,因為祂帶走的不是你!你身邊所擁有的一切你都應該去珍惜、去感恩啊!

在你很小的時候你的父母親會叫你自己換尿布、泡牛奶嗎?為何你現在用忙當藉口,一個月花沒幾分鐘跟他們通電話?這十幾二十年來你是如何長大的!你還記的嗎?你可曾仔細見到他們一天天的衰老、日子越過越少,你要等到他們進棺材了才要去墳前痛哭緬懷他們嗎?

  親情、友情、愛情、課業的難關,都是可以克服的,年輕的生命,不要鑽牛角尖來讓自己煩心,應該珍惜生命、更該去惜福、感恩當下。

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故事讓更多的人受到感動,藉由我的故事讓大家願意重新思考:人存在的價值,人對於生命的態度,很多人說我是生命的鬥士,其實我很不敢當,我和許多平凡人一樣,都只是在過日子罷了。只是我相信我對生命的意義以及對生活的態度比較積極而已,面對挫折,我們常常會做出一個很容易的決定…放棄!放棄,是因為你不相信自己,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克服。

  我,比起各位來說,應該是最有資格放棄的人,但是我沒有,因為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放棄只會讓自己一無所有,唯有相信自己堅持到底,你才會是那一個收穫最多的人。

老天爺在我們的左手放著『懦弱』,同時也在右手放著『勇敢』。

  很多人選擇懦弱而向下沉淪,但我選擇勇敢過了六年了,今天的我連一個保特瓶蓋都打不開了。當你的人生路上遇到多大的困難、考驗、挫折、打擊,希望你回想今天聽到的演講、看到這個身軀殘障的人,他堅持不向命運低頭,而你的煩惱能有多大呢?

  這些是我走過的路,是我看過的風景,也許你們都無法想像,也許能夠感動你們!人活著的價值應該在你能圓滿多少生命;有多少生命,因你而圓滿。像我這樣殘疾的人都能那麼勇敢的活著,而四肢健全的你們為何會不快樂?

  如果今晚你們其中有一個人因為我的處境與想法,而改變了負面的觀念,那就是我生命殘存價值的發光!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故事是 John·Robbins (約翰·羅賓斯)著作《食物革命》

THE FOOD REVOLUTION)一書中的一章(THE PIG FARMER)。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述說他和一位豬農和其家人間的奇蹟感人故事。其中包含了勇敢、慈悲、力量與愛,使人動容!儘管文句礙於翻譯的關係影響流暢度,但對於提醒人們心靈的力量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與大家共享!

 

==============================================================

有一天在愛荷華州我碰上了一位男士---我用「男士」這個詞,坦率的說,只是因為禮貌上的關係,因為當時我並非這麼看他的。他擁有和管理一個他所謂的"豬肉生產工廠"。我卻稱它為「奧斯維斯豬集中營」。

豬場的條件很嚴酷。每頭豬被關在籠子裏,籠子僅比豬的身體大一點點,籠子一層一層疊起來,共有三層。籠子的兩邊和底部都是鋼條板,這樣上層和中層籠子裏的豬們的排泄物就通過鋼條板的空隙掉到下一層的豬身上。這個噩夢的主人大概至少有240磅左右,但是他給人更深刻的印象還是,他似乎是水泥做的。他的舉止投足像一堵磚牆那樣呆板和毫無生氣。

讓人更不舒服的是,他的說話只是嘟噥,他發的聲聽上去都大同小異,沒有什麼好聽的。看到他的死板和他總體的面相,我突發奇想,我的結論是,他會那樣,只是因為那個早上他還沒有時間做該做的瑜伽運動。

但是我不想暴露我對他本人,或他的養豬場的看法。因為我當時是個便衣,走訪屠宰場和飼養場去瞭解現代的肉類生產工廠。我的汽車保險桿沒貼標語,從我的衣著和髮型也看不出我跟當地普通人有什麼不同。我跟這位農場主一板一眼的說,我是個搞畜牧研究的。我問他是否在意跟我講幾分鐘話,這樣我就能學到他具有的知識。他嘟噥了幾句。我聽不懂具體是什麼話,但是明白他的意思是我可以問問題,而且他可以帶我參觀。


我對這種境況感覺不痛快。這種感覺在進入他的豬場後,仍然揮之不去。其實讓我更痛苦的是那種令人無法忍受的震撼的嗅覺經驗。豬場裏面,蒸發著由動物的排泄物發出來的氨氣、硫化氫和別的有毒氣體。動物的糞便,似乎在裏面堆積太久了。

這種惡臭讓我受不了,動物一定也覺得如此。感知氣味的細胞叫做篩骨細胞。豬跟狗一樣,在牠們的鼻子裏的這種細胞差不多是人類的二百倍。在自然環境裏,牠們能用鼻子翻土覓食,嗅出地下的根莖類。

只要有任何機會,牠們絕不會在自己的窩裏排泄。儘管牠們有一個很不公正的名聲,牠們實際上是很乾淨的動物。但是在這裏,牠們根本接觸不到大地。牠們的鼻子被自己的,還有跟牠們一樣不幸的同類的排泄物因堆積在一起所發出的,被放大上千倍的,不可思議的惡臭所包圍。我在那裡只待了幾分鐘,就想奪門而出。但是那些豬形同囚犯,幾乎寸步難移,還被強迫聞那種惡臭,每週七天全天候。我敢保證,牠們絕對沒有假日。

經營這個地方的人,我姑且送了他這個詞吧,"好心"地回答了我很多問題,大多是關於他用何藥品來對付現今在工廠式豬場裏常見的豬病。有一頭豬發出一聲較大的嚎叫,他突然在一個籠子上威脅性的踢了一腳,引起了很大的"噹啷"聲,在整個豬場產生了很大的迴響,讓很多的豬們大聲號哭。這樣的行為,真的對他的形象毫無幫助。

我的難受越來越難掩飾,所以我想我應該告訴他我對他的養豬場的看法,但是我又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很明顯,跟這樣一個人爭執是沒用的。

差不多15分鐘以後,我看夠了,就準備離開。我確定他也很高興打發我走。但是有一件事情發生了,這件事永遠改變了我,也改變了他的一生。事情的起始是他的妻子從他家的農場屋出來,誠懇的邀請我留下來吃晚飯。

農場主在他老婆說話的時候,一臉的苦相。但是他轉向我忠實的說:"老婆讓你留下吃飯。"順便說,他總是叫他妻子"老婆",讓我覺得他大概沒跟上今日在我們國家流行的女權思想吧。

我不知道是否做過什麼在當時完全不知道為何要做的事。時至今日,我還不知為何我當時說可以,說我很高興留下來吃飯。我真的留了下來,不過我沒吃他們端上來的豬肉。我的藉口是,我的醫生擔心我的膽固醇。我沒說我吃素,而且我的膽固醇是125

我努力做一個禮貌得體的晚餐客人。我沒說任何可能引起我們分歧的話。這夫妻倆(還有他們的兩個兒子當時也在場)對我很好,給我晚飯吃。我漸漸的看得很清楚,他們以他們的方式招待我,而且還算是很正派的人。我捫心自問,若他們在我的鎮上讓我碰上,我會邀請他們共進晚餐嗎?不可能!我知道,完全不可能!但是他們對我熱情好客。我得承認,雖然我憎惡他對豬的方式,但這位豬農夫還不算希特勒再世,至少那會兒不是。

當然,我知道若透過表面,我們毫無疑問會發現自己跟對方有極大的衝突,但是我不想讓我們的對話朝那個方向發展,我儘量讓對話平穩、持續。可能他們也感覺到了,因為我們之間的對話一直都很膚淺。

我們聊了天氣,又聊他那兩個兒子在小聯盟的球賽。當然還有天氣會怎樣影響他們的球賽。我們很成功的把對話保持在膚淺的層次,避免任何可能讓我們有衝突的話題。至少我這麼想。但是突然,那人很使勁的用手指著我,用怕人的聲音吼叫說:"有時候,我希望你們這些動物保護的人死掉。"

到底他是怎麼知道我跟動物保護有關,我永遠不會知道。我儘量避免提到這種事,但是我知道我的胃緊緊的擰成了一個結。更糟的是,此時他的兩個兒子從桌邊跳起來,衝到另一個房間,大聲的關上了門,並把電視開得很響,可能是為了蓋住接下去要發生的事。同時,他妻子很緊張的撿起了盤子,躲進了廚房。當我看到廚房門在她身後關上,又聽到水流的聲音時,我有一種往下沉的感覺。我沒弄錯,他們要把我和他單獨留在一起。

坦率的說,我怕死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錯的舉動都會是災難性的。為了自我鎮定,我想開始靜觀呼吸。但是我連這也做不到,因為我毫無呼吸可觀。

"
他們說什麼讓您這麼生氣呢?"我終於一字一句的說,很小心的不讓他察覺我的恐懼。我儘量把自己跟動物保護運動劃清界限。他顯然不喜歡他們。

"
他們說我虐待我的豬,"他咆哮說。

"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我回答。我當然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說,但我想到了我的安全。讓我驚奇的是,他的答案雖然怒氣沖沖,但是卻很清晰。他很準確的告訴我動物保護組織是如何這般說他這類的設施,和為什麼他們反對他這麼做。然後,他馬上開始長篇大論地說他如何不喜歡被叫作殘酷,而且他們完全不懂他這一行。為什麼他們不可以只管自己的事。

當他開始說話的時候,我胃裏的結開始鬆開了。事情變得明朗了,而且我很高興是這樣。他對我並無惡意,只是要發洩而已。他的一部分沮喪來自於:儘管他不喜歡他對動物所做的某些事---讓牠們擠在那麼小的籠子裏,用這麼多的藥,以及把小小的豬仔從母豬那裏領走。但他看不到自己有任何別的選擇。假如他不做這些事,他會處於經濟上的劣勢而無法競爭。如今的事情就是這樣,他說他不得不這麼做。他不喜歡因這些事被責備,因為他是為了給全家謀生才做的。

湊巧的是,我在一個星期前正好在一個更大的養豬場。我得知他們的商業策略之一就是採用完全大規模的裝配線養豬,來擠垮他這樣的小型農場。我所聽到的證實他所說的一切屬實。

我不自覺的瞭解到這個人所處的困境。我因他們夫妻的邀請到了他家。我環顧四周,很明顯,他們很拮据,一切都很破舊,他們的日子艱難。顯而易見,養豬是這位農夫所知道的唯一的謀生方式,所以他就做了這一行。但他一點都不喜歡養豬業的趨向。偶爾,當他講到他多麼厭惡現代的工廠化豬肉生產,他的口氣就像對待動物保護人士。幾分鐘前,他還恨不得他們死掉。

我們的談話繼續著,我開始慢慢的對他生出一些尊敬心來。在早些時,我對他的批判曾那麼嚴厲。他裏面有正派的因素,也有善心。但是當我開始感覺他善的一面時,不禁想到,他又怎麼可以如此對待他的豬呢?我全然沒想到接下去會發生的事...

我們聊著聊著,突然他看上去很不安。他的身體往前傾,把頭埋在手裏。他看上去崩潰了,好像有什麼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他有心臟病?中風了?我發現自己有點不能呼吸,腦子也不大清晰。

"
怎麼了?"我問。

他過了一會才回答。他還可以說話,我鬆了一口氣。不過他的話沒提供任何解釋。"沒關係,"他說,"我不想談它。"他說話的時候,做了一個手勢,好像要把什麼東西推開。

接下去的幾分鐘裏,我們繼續聊天,但是我很不自在。事情似乎不完整,令人困惑。像有什麼黑暗的東西進了屋子,可是我不知道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然後,當我們在講話的時候,他的臉上又出現了失望的神色。我坐在那兒,感覺到了什麼陰冷壓迫的事情。我儘量想瞭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是不容易。我又感覺難以呼吸。

最後,他看著我。我注意到他眼中有淚。"你是對的,"他說。我當然喜歡別人說我是對的,不過這次情況下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講什麼。

他接著說:"沒有動物應該受到那樣的待遇,尤其是豬。你知道嗎?牠們是聰明的動物。你若對牠們好,牠們還很友善呢,但是我對牠們不好。"

他又開始淚眼模糊。他說剛剛憶起了一件孩提時的事,這件事他已忘了多年。這個記憶是一步步回來的,他說。

他跟我說,他長在密蘇裏一個偏僻的小農場,那種老式的農場,有動物自由漫跑,又有穀倉和牧草地,所有的動物都有名字。我還得知他是家裏的獨子,一個鐵腕式的強權父親的兒子。沒有兄弟姐妹,他常常感覺到孤獨。但是在農場的動物中他找到了伴侶,特別是那幾條狗。牠們對他就像朋友一樣。而且我還很驚奇的聽到他說,他還有一隻寵物豬。

當他開始講這隻豬的時候,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之前,他基本上是單語調的,但他現在的聲音開始變得有活力。他的肢體語言至此為止,似乎在訴說內心長期的煎熬,現在卻變得很有生氣了。他似乎獲得了新的活力。

夏天,他睡在穀倉裏,因為那兒比屋子裏涼快。那隻豬就會過來睡在他旁邊,還會撒嬌叫他揉肚子。他很喜歡替牠揉肚子。

在他們的地上有一個水池。天熱的時候他喜歡在池中游泳,但是有一條狗會很興奮而把事情搞得一團糟。這狗會跳到水裏,游在他身上,牠的爪會撓到他,讓他很不舒服,讓他差點就放棄游泳了。但是,命運就是這樣定的,那頭豬挺身而出,成全了他。

很明顯這頭豬能游泳,牠撲通的跳入水中,游過去把自己置於他和狗之間,讓狗不能靠近他。我想,牠當時在扮演一個救生員的角色,或者說,是救生豬。

我聽著這個豬農講他和他的寵物豬之間的故事,真是莫大的享受。所以當事情又有轉折的時候,我很吃驚。失敗的表情再一次出現在他的臉上,我又感受到莫大的悲傷。他的內心有東西在掙扎,想通過苦悶和痛苦找到生命。但是我不知道是什麼,也不知道怎樣幫助他。

"
你的豬怎樣了?"我問。

他歎息,好像整個世界的痛苦都在那一聲歎息中。慢慢地,他說:"我父親逼我,要我殺了那頭豬。

"
你殺了嗎?" 我問。

"
我逃開了,但是我躲不過,他們找到了我。"

"
發生什麼事了?"

"
我父親給我一個選擇。"

"
什麼選擇?"

"
他跟我說,你若不把那頭豬宰了,我就不認你是我兒子。"

聽到這,我感觸良多。有些父親常希望把兒子訓練成所謂勇敢強壯的人,卻往往使他們變成冷酷無情的人。

他說:「我做了」,他的淚滑過臉頰。這淚觸動我的心,讓我謙卑。我先前認為這位男子毫無人類感情,但他在陌生人面前哭了。我先前認為這位男子鐵石心腸,但其實他有很深的感情。我錯得多離譜啊!

在接下來的幾分鐘,我漸漸瞭解事情為何會變成這樣。這位豬農憶起了一件使他十分痛心的事,那是他無法抹掉的記憶,所以他關上了心扉,因為那是他無法承受的傷痛。

他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他不想再受到傷害了。他不想再做個弱者,於是他在自己受傷的心靈四周築起一道牆,牆裡有他對這隻豬的愛與依戀。現在他以殺豬維生。我想,他還是想尋求他父親的認可。天啊!我們男人做了什麼事,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可?

之前我認為他是冷酷無情的人,現在我才瞭解真相。他的呆板,不是因為缺乏感情。正好相反,而是因為他的內心十分敏感。如果他沒有那麼敏感,就不會受那麼重的傷,然後築起那道厚牆。當我初見他時,明顯感覺到,他身體很緊繃。他身上穿的無形盔甲,證明他曾被傷得很重。但是就算這樣,他還在表面下隱藏了如此豐富的情感。

我之前以為他很無情,但那晚與他聊過之後,我很感謝他內心的那股力量,喚醒了他自己那一段塵封已久的痛苦記憶。我也很高興自己沒有陷入對他的成見中。如果我有,就不會聽他訴說那段不堪回首的回憶了。

那晚聊了數小時,我們談了好多事。老實說,我很擔心他。因為他的感受與實際生活有很大的落差。他該怎麼做?只有他知道。他沒有高中文憑,只有一點讀寫能力。如果他想做別的,誰願意僱用他?以他的年紀,誰願意栽培他?

那晚回去之後,這些問題仍在我腦海揮之不去。不過我在聊天時,曾開玩笑地說:"或許你可以種西藍花。"他盯著我看,顯然不太清楚我在說什麼。我想他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西藍花。

那晚我們像朋友一樣道別了。之後幾年,我們很少見面,但我仍惦記著他,因為我覺得他是英雄。待會你就會知道原因。我除了佩服他有勇氣,說出那段痛苦回憶外,我還佩服他具有更大的勇氣。

當我在寫《新世紀飲食》時,我引述他對我說的話。我只概略寫一下,並沒有提到他的名字。因為他仍有機會和愛荷華其他豬農往來。若與我有關,可能對他不太好。

這本書出版後我寄給他一本。我告訴他,我在書中提到那晚我們共同分享的事,希望不會帶給他困擾。我還告訴他這些內容在哪幾頁。

數星期後,我收到他的來信:「親愛的羅賓斯先生,謝謝你寄給我此書。我看到它時,我的偏頭痛又犯了」

身為一位作家,你會希望去影響讀者。但他所說的事,並不是我所樂見的。

他繼續說,他頭痛的很厲害,所以他老婆就建議他,或許應該讀一下此書。因為她覺得他的頭痛,可能和這本書有關。雖然他覺得聽起來不合邏輯,但他還是做了。因為他老婆在這方面,常常是對的。

「您寫得真不賴!」,他這麼說。這簡短的一句讚美,對我來說,比《紐約時報》大篇幅讚揚意義更大。他還說,讀這本書對他來說很難,因為書中所描寫的都是他在做的事。他清楚感覺到若繼續這麼做是錯的。他的頭痛持續惡化,一直到他徹夜讀完這本書後。有一天早上,他走進浴室,望著鏡中的自己,他說:「我決定了,我要賣掉我的牲口,不再做這一行了,雖然我不知要做什麼,但也許如你所說的,我可以種西藍花。」

他賣掉愛荷華的農場,搬到密蘇里州,買了一個小農場。他現在所經營的農場,堪稱模範農場。他種有機蔬菜,我確定也包括西藍花。他把它們拿到當地農民市場賣。他的農場也養豬,但只養十頭。他不關牠們,也不殺牠們。他和當地學校簽約,校外教學時,孩子會來他的農場,參加「愛豬」計畫。他告訴孩子,豬很聰明,如果人們善待牠們,牠們也會很友善。這就是他現在做的事。他讓每一個小孩,都有機會摸摸豬肚子。他現在幾乎都吃素,他已甩掉多餘的肥肉,健康也獲得大幅改善。多謝老天,他的經濟情況也比以前好多了。

您現在知道為什麼我一直還記得他?為何我說他是英雄?因為他很勇敢。他雖然不知該做什麼,卻願意不計一切,摒棄扼殺心靈的事物,遠離錯誤的生活方式,找到正確的生活。

有時我看到世界上的許多事時,會害怕我們無法成功。但當我想到這位男子及其精神力量,以及許多其他擁有相同熱血的人時,我又覺得我們會成功。

當我認為我們的人數不足以力挽狂瀾時,我就會想起我初次見這位豬農時對他的誤解。現在我明白,其實英雄無處不在,只是我無法認出他們,因為我認為他們的樣子或行動應有特定的模式。我的想法多麼偏差啊。

這位男子是我的英雄,因為他提醒了我---我們每個人都能掙脫我們為自己和他人築起的牢籠,而成為更好的人。他是我的英雄,因為他提醒了我---我的願望將會成真!

當我初見他時,萬萬沒有想到我會說出現在所說的這些話,但這就是生命的奇妙之處。人往往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這位豬農提醒了我,絕不要低估心靈的力量!

我覺得很榮幸,那天能和他獨處。感謝上蒼,讓我成為催化劑,幫助他解放自我。我知道,我對他而言,具有某種意義,但其實我所獲得的遠超過我所給予的。

對我而言,能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