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網頁以Firefox瀏覽器最相容。部份用IE的朋友可能有文字顯示上的困難。造成您的不便我們深感歉意, 火狐可至此下載! http://moztw.org/





 

大家晚安!
這是「老神再在」一書的影片版,片中還原作者當年的遭遇和心境,如實的呈現這令人感動的奇蹟,本片拍攝動員不少贊助者與專業人士,因為有大家的支持厚愛才得以完成.本片不計版權,歡迎大家轉載分享,也歡迎大家於下個月新書上市後前往各大購書通路訂購新書.
敬祝各位賞片愉快!!
明杰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神1封面.jpg

      大家晚安!這是「老神再在」一書的封面,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歡這種撥雲見日神光乍現的感覺?

      我相信這位美編肯定是受到某種啟發或是感動才會有這封面的呈現。謝謝他!這一位美編之前為老神一書設計的封面我也很喜歡,藍天白雲,雖是清新脫俗但是卻總覺得少了什麼似的…直到今天我一看見這個封面我才知道原來當初少的是一份神聖的感覺...新版封面這撥雲見日神光乍現的畫面讓我一眼就知道本書封面非它莫屬,封面上的文字是暫時的,會有字體大小上的變化,這還不是最後定稿(呵呵~我的急性子沒改,總編一聽我要拿這封面電子檔就猜到我要PO上來了!還提醒我正式版本出來要記得更正,超貼心!)下週正式封面出爐我會前來做變更的。

       購書通路除了已知道的各大實體書店(如誠品,金石堂)之外,網路書店的部分就是城邦、柏克萊和金石堂網路書店,另外佛化人生也會有相關書訊。城邦集團的通路不少,相信各大小書店都能看得見老神。

        雖然排行榜是每一個作者和出版商都會在意的事情,但是台灣的書籍銷售排行榜是很“人治”的(我這樣說大家會不會聽不懂?請自行意會嚕~)搶那樣的排名一點意義也沒有(個人看法,希望城邦不要罵我…呵呵),我決定還是將排名和銷量的部分交給神來決定。各位讀者依各自的習慣和喜好前往熟悉的通路購買即可。

       有一些讀者會想找我購買,不是我不願意,而是眾多的贊助者所需贈書已經將我在出版社“作者購書”的額度用盡,就連我自己也沒有多少折扣,找我買並不划算,還是請大家於五月份出版後前往實體書店或是網路書局購買吧!

端詳著封面...我直到深夜仍無法成眠...感動...也激動啊~~

      今天下午結束訪談錄影,和總編下午茶時她半開玩笑問我要不要乾脆連後面幾本的合約都一起簽了...我當然樂意,只是尚未寫出便簽約就是欠書債了...

      儘管奇蹟已經經歷許多次,回想起這中間的過程和細節仍充滿感動和不可思議,在幾個月前我還在想或許我寫了一堆沒人要的東西呢!竟然...祂讓應許一一實現!

      神總是信實的!答應的事總不落空!人卻不一定,所以需要有合約的存在。要是我們都能學習神的信實,我想人間紛爭會減少,法官和警察的工作量也會減輕。

      所以...Blue,雖然後面幾本的合約我還沒簽,我卻是已經答應你了!因為神也將祂的信實安置在我們身上。
       阿們!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神再在封面.jpg 

啟動身心靈與物質的豐盛~

『內在精純之力』研討會

熱情報名中 

《老神再在---奇蹟對話錄》一書作者謝明杰將於研討會中公開書中未曾提及過的奇蹟實證心法…為你生命的豐富加分!

該作者部落格在六個月內突破六萬人次,半年內從一文不名到眾人爭相邀請…親自證實這一份奇蹟心法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終極秘密將於研討會中公開新書已於2010年五月上市,好評熱賣中!更多秘密請瀏覽本部落格

 

貼心提醒事項:

1.本研討會適合所有企圖在生命中發揮內在潛能並且擁有豐盛人生的社會人士參與,由謝明杰親自分享。為有最佳效果,採十人內小班制,研討會時間為十二個小時,自上午九點至夜間九點,供應午餐及點心。請穿著寬鬆舒適服裝參加。 

2.十人滿額開班,   確定時間地點將於研討會開始前一週個別通知(於台北市區內)

3.每一位參與者收費新台幣:13000元,為感恩老神部落格贊助者,贊助者參與研討會一律七折回饋。

4.費用採預付制,僅接受現金匯款與即期支票。恕無刷卡及分期,匯款帳號請來信或留言索取。繳費視同報名,繳費完成後十日內可以無因申請全額退費,十日後欲退費須扣除作業費用50%

5.每人學習效益不同,本研討會不做任何學習效果保證,若活動完畢主觀認定無任何收穫,將受理全額退費。

6.活動完畢後,所繳費用將有十分之一捐贈家扶基金會。繳費發票將於活動後寄出。

意者請註名個人 姓名 電話 地址 葷素 來信至 :mars5477@gmail.com

心靈奇蹟工作坊收 或於部落格中留言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http://www.ddmhc.twmail.org/guoyu/cwmf-11.html

在這次的課程中,我似乎已講了很多。但主要的重點乃在:疑情、內觀、中道和法身而已。疑情、內觀,前幾次中已講得較詳盡;而中道和法身,則發揮得較有限, 故此將於本次中詳細剖析。但我們還是從疑情處帶過來說吧!

就修學而言,首要明辨修學的動機。以動機乃一切修學的首因,若因地不真,則果必迂曲。曾有人這麼問:「我們為何須打坐參禪呢?」老法師答言:「為了開悟成 佛!」「那開悟成佛又是為了什麼?」老法師再答曰:「為了弘法度眾生!」

各位看看這樣的修學動機,到底有沒有問題?我說:問題才大呢!因為這一切都是「向外求的」嘛!本來未有悟,現去求個悟;本來無能力說 法度眾生,現去求此說法度眾的能力。於是乎,既一切都是向外求,則亦外道而已!與凡夫俗子的求名求利,就本質上看還只半斤八兩而已!但這樣的思考方式,卻 普遍流行於佛教界中,豈不怪哉?

然何者才能真相應於內學的修學動機?答言:唯「疑情」也!而疑情又須從何而起?答曰:乃為明白生命的本質而已!

如何探討生命的本質?我們首就動物來看,一般的動物從生下來,首先得學會「覓食」和「保謢自己」;而漸成長之後,乃需求偶、交配、繁殖。若等老之後,則唯 待「病死」而已!在生命的過程中,牠們也須不斷去作調整:肚子餓了,得找食物充饑;身體冷了,快找個洞鑽。但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末期,牠們可曾明白:如此辛苦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然牠們絕不可能明白,甚至根本從未動心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一切動物從來都是「安於當下」的:肚子餓了,急去找食物充饑;身體冷 了,快去找個洞鑽。而等事情過後,便什麼也都「放下」了。至於未來,更非牠們所能懸念。因此儘管動物於地球上,已曾歷經幾十億年的生命時光,而本質上卻從 未提昇過。因此禪宗的「安於當下」,既是修證的最高境界,也是眾生被制約於「輪迴鎖鍊中」的原始狀態。

一切的動物以唯用「本能」過活故,便不可能明白生命的本質!但人呢?從某些方面來看,人確已比一般的動物高明甚多─這我不說因為人能 直立而行,或人能製造工具而已。人之比所有動物高明者,乃為人能「思考」故。有些動物似也有思考能力,但還不出本能反應而已,故不能從量的增衍到質的突 破。

而人以能思考故,不只能製造工具,更且能創造制度。於是乎,人雖在地球的生命史上,只短短幾十萬年的生命歷程;而一切成就早已凌駕萬物之上。尤其近兩三百年來的科技發展,更是一日千里,萬物莫擋。

但我還覺得:即使科技再怎麼發展,卻難對明了生命的本質有所助益。因為科技的思考型態,基本上是「向前衝」的典型;而「向前衝」的生命型態,是不可能明白生命本質的!

所謂「向前衝」的生命型態:即如一般人初於求學階段,次於婚姻階段,後於事業階段。既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故我們都得或於事前或 於當下,去規劃、去面對、去調適。而這種規劃、面對、調適的生命課題,即使到生命將終了時,還無一刻喘息的機會。而科技者,也只是在種種規劃、面對、調適 的生命歷程間,所用的工具而已!怎可能有助於瞭解生命的本質呢?所以以科技為導向的生命型態,事實上跟一般的動物,還是差不多的!

分歧與取捨:然而即使說凡俗眾生皆只「向前衝」,但過程間卻也不可能這麼單純!因為我們都將不斷地面臨生命的分歧點。比如說上小學, 你要就讀於公立小學,還是私立小學?於高中分組時,你要選擇理工科,還是文史科?或畢業後,將從事於那一行業?在人生的過程中,不斷地必面臨許多生命的分 歧點。於是乎不管你怎麼取捨,都將展現出和已往不同的生命型態來!

阻逆與轉折:有時候,雖事前也曾仔細規劃,三思而行。但於當下,才發覺全然不是那個樣子。於是乎,竟遭逢困厄危逆而走不下去了!但即使走不下去,卻也不能回頭!於是就只能僵在那兒而不知如何是好?然而有人卻側目一瞄,才發現旁邊竟還有條小路。於是奮不顧身,轉折而出。然即使能轉折出 來,卻也已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矣!

偏狹與枝末:所以即使謂「凡俗的生命型態皆是向前衝」,卻非一條光明坦蕩的道路,讓你直達彼岸。而是在不斷地分歧、取捨和阻逆、轉折後,已離生命的原點愈來愈遠,甚至完全地迷失了自己─說迷失,其實還太正經了;因為大都份人,本來就沒有先具的生命藍圖,所以從來就是走到那算到那,反一 點也不曾迷失過。

但不管其是否意識到「迷失」的問題?就凡俗的生命歷程來看,皆是愈走愈枝末,愈尋愈偏端。就以求學而言,小學或中學,反而面才廣;而大學的科系卻只偏端,至於「碩士、博士」卻更枝末而已!以此偏端、枝末直到生命的終了,卻只老死而已!至於死後,乃更相續於「向前衝」的窠臼裡!

所以從人的角度來看動物,既生命的本質不曾覺悟,不能提昇,則雖生猶死。而若從更高層次來看凡俗眾生,豈不也是既生命的本質不曾覺悟,不能提昇,亦雖生猶死。

命格與隨緣:雖然凡俗眾生皆不知自己曾從那裡來?將往那裡去?但在茫然一生中,猶帶有因前世造業所形成的「命格」。於是有的人儘管也十分庸碌,一生卻還過得平順;也有的人雖一直奮發有為,命運卻還十分坎坷。於是因為此隨業形成的命格,故算命者乃可算凡俗眾生一生的命運。

但命格只是大趨勢而非定數,故還將受「非常際遇」緣的影嚮。譬如能因某些特別的緣而大富大貴、飛黃騰達。以上不管是受命格的拘謹或受 異緣的推使,而或富或貴、或貧或賤,凡俗眾生還不出盲然生死的本質。

盲目的意志:西方曾有個哲學家,名叫「叔本華」,他以受到南傳佛教的影嚮,故寫了一本《盲目意志與表象世界》的書。內中說到:一切萬物包括有情眾生與無情器世,皆受於盲目意志的推使而不斷向前衝。譬如水雖不知前途有什麼?但它卻必「後浪推前浪」地直往前衝。同理,人即使不明白其活著是 為什麼?卻也必貪生怕死、奮發有為。

所以有人曾形容人一生的際遇,就如同懸行於霧夜中的吊橋,以霧夜故,前也茫茫,後也茫茫;以吊橋故,上也空空,下也空空。四維上下, 皆茫無邊際。

生也茫茫,死也盲盲:所以人如不能參透生命的本質,則只能隨波逐流而茫然過一生。這即使是歷史上所謂的英雄豪傑,能皆竿而起萬眾揮 應,亦不過如此。所謂「時勢造英雄」或稱為「英雄造時勢」也吧,其實還不是一樣。故不管是國王將相或紳士名流,如未能參透生命的本質者,皆可說是生也茫 茫,死也盲盲,都只空來人間走一趟而交白卷爾!

所以人為什麼須要修行呢?只為欲覺了生命的本質。譬如將出遠門,你是要邊走邊問路好?還是得事先準備好完整的路圖才上路呢?我相信聰明人皆欲先準備好路圖才上路。而欲規劃生命的藍圖,這唯有曾覺悟得生命的本質者,才作得到。

而「覺悟」將從何生?從「疑情」生也。所以聖賢者,得對生命的本質先產生疑情:人活著究竟是為什麼?一切生命的流轉,竟有何意義?於是以產生疑情故,他生命的型態便已非向前衝的典型矣!

所以對此生命本質的懷疑與探討,並非只為求免於人生中有許多的痛苦和煩惱而已!如只為遭逢逆障才來學佛,這種「困而學之」豈是最高明者?古來有很多國王將相發心學佛、甚至出家,豈是為已遭逢到什麼大困逆才來修學的?

此因於生命的疑情而發心修學佛法者,乃真與「菩提心」相應。否則若為求免於痛苦與煩惱,則只要覓得一極樂之國,即可免矣!所以淨土宗者不求覺悟,乃是從發心學佛時,就已非發菩提心也。

明達生命的本質有這麼重要嗎?有!為明達後,才能善巧規劃生命的藍圖。現代人都很忙,但都在忙些什麼呢?忙著作秀,忙著搶鋒頭!但從年頭忙到年尾,從生前到死後,究竟能給自己或社會帶來什麼好處呢?這倒是這些忙人思議所不及處,所以既忙忙,也茫茫,更盲盲,皆是「一窩蜂」而已!

所以即使不談出世解脫,就算只在人世間待人處事,都還必從疑情而起思惟、觀照、抉擇。否則放眼世間,皆只是「奴才」而已!而這等「奴才」,辛苦了一生,還不知主在何處?所以修行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簡單說:為了成為一個「明主」─從明達生命的本質而能自主於生命的造化。於是為不明故,乃 先自起疑情。以上已辨明修學的動機。其次:

動機雖有,其次要有方法才能進展;而內觀者,為此之不二法門也。關於內觀,我們且先從最廣泛的內觀說起:

從向前而返照:首先我們得從盲目向前衝的生命型態,轉型為向內返照的功夫。所謂返照,即是從最初淺的「反省」作起。在一事件過後,我們能否從反省而增長智慧。很多人雖也能夠返顧,但只能記取很多雜七雜八的記憶,卻不能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增長智慧。所以道「有經驗而無體驗」。世上很多人 常一錯再錯,即是不能從經驗而學習者。

因此要成長,就要能從經驗中去返照學習。經驗,當然不必限指自己的經驗;有時候能善巧吸收別人的經驗,乃能事半而功倍。甚至往昔聖賢 所遺下的教訓,更是一本萬利;若不善加吸收,豈非與自己過意不去?

故人若只依「向前衝」的生命型態來過活,則他在量上或許面能很廣,但在質上絕難能提昇。因為返照,乃提昇的基本前提。

從外張而內攝:凡夫因於「我見、我愛、我慢」,故皆習於向外擴張,欲使小我變成大我。當然向外擴張的方式可有很多,求名求利,求工巧 技藝、知識學問等皆是。然而一昧地向外擴張故,乃漸從本而末,以至於全忘失了根本。這就如前面所說,以不斷分叉取捨、阻逆轉折故,以至全迷失於身在何處? 故我們得從返照而內攝,以便於身心當下處去探究生命的本質。

從取捨而統合:一般人於碰到理或事之矛盾處,則唯用「取捨」的方式去抉擇。於是以取此捨彼、取一捨一故,便看不到生命的全體。故我們當用統合的理念,去提昇或超越矛盾。而欲統合者,唯用內觀的方法,去參破彼此的矛盾處,才能完成真正的統合。

從思惟到參究:以上返照或統合,一般人還只用「思惟」的方式去處理。然思惟雖眾皆習用,也有它相當的作用,故世間仍有理念較深刻的哲 學家、宗教家或藝術家。但以佛法而言,思惟只是妄心的現形意識,難以真逼進生命的本質處。故欲真參透生命的本質,唯用不思惟的「參究」功夫─即是前所謂 「懸而不思」的法門。

從逆流到還源:以上從向前而返照、從外張而內攝、從取捨而統合、從思惟而參究,皆是佛法中所謂逆流的功夫。以能不斷逆流上溯故,能還到生命的源點─亦即真心所現處,而會透生命的本質。

從知解而體驗:要理會生命的本質,雖用聽經聞法的功夫,亦能有相當的知解。但那只是以思惟方式而得到的浮光掠影,跟真正的體驗,還有天地之隔。故我們於知解後,當更用參禪的方式去用功,以便得到真正刻骨銘心的體驗。

以上所說修行動機的疑情,主要有:一、對生命本質的疑惑;二、云何出離痛苦與煩惱?疑情既起,則要有方法以對治;而對治者,乃內觀法門也。

內觀,從最初的「日三省吾身」到參話頭;故有「思惟」與「不思惟」的方式。而思惟者,當以法理為根據才能有效。否則,凡夫眾生不也是朝思暮想,念念思惟嗎?但凡夫眾生既以理路不清(成見太多或邪見太深),又以經驗不足;故雖盡力思惟,仍覺悟不了生命的本質。在佛法「八正道」中,不早 謂:必先有正見,才有正思惟嗎?

既思惟者,當以法理為根據;而法理竟從何而來?從「聞思」中來!所以內觀者,還須先有「聞思經教」的前方便。否則一昧的閉門造車,常只是自鑽牛角尖而已!何能有助於覺悟?在歷史上曾「無師自悟」者,唯釋迦牟尼佛而已!

因此,中國禪宗到後來竟宣稱:文字只是葛藤,經教更是雜毒。我覺得這只是在斷自己的根本而已!而根本既斷,中國禪宗乃不能不愈來愈萎弱。所以我雖自始強調內觀法門,卻也鼓勵行者當多從聞思中建立正見,以作為返照、內攝、統合、參究之依據。

問曰:既內觀須以聞思經教作前方便,那世間的知識與經驗是否亦有助於覺悟呢?答言:對於覺悟的過程,我曾用過一個比喻:就如釀酒,雖最後必將壺口封閉,以靜置地窖中發酵。但於封口前,乃須先填入很多材質才行。故真參禪雖是不思惟的功夫;但於不思惟前,仍須用思惟的方式去收集很多資糧─ 此資糧既包括佛法的知見,也包括世學的知識和經驗。故歷史上的大禪師,都曾有飽學經教、深通世學的過程;故一旦開悟了,便能立即成為一代人天師範。相反地,有些行者,能以受棒喝故而一時脫落身心;但以經教世學不熟習故,便難成為一代大師。

其次,不思惟的內觀或參禪,乃須有「修定」的前方便。否則妄想雜念如五月蒼蠅,揮之不去,則如何能修觀或用參?故佛法常云:「由定發 慧」。此慧,乃偏就證慧而言。而修定者,又須有調身、調息、調脈的前方便。否則或身難安,或息太粗,或脈障叢叢,心如何能定?故我於此課程中,乃介紹等持專注與兼用內觀的方法,用以幫助修定及調身、調息、調脈等。

內觀雖曰有思惟與不思惟,其實在運用時,往往又互為表裡。這乃:

一、思惟盡處,則是不思惟的懸而不忘:這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有時候,對某些問題,雖我們已一想再想;但還覺得只在問題外圍打圈子,而進不到問題的核心去。於是乎,此既是思惟所不及處,我們便不將再思惟。然而雖不再思惟,但問題其實早烙進心田深處;因此雖表意識不再思惟,但深意識裡卻 仍懸而不忘。而此懸而不忘,即類似於參禪的法門。

二、不思惟盡處,則是疑團現起:很多初用參話頭的法門時,根本毫無疑情而只假戲真做爾。然而若肯死心踏地的守住「不思惟」的法門而直修去,則待業識將盡,便驀然有疑團乍起。於是乃能弄假成真,而真參起疑情來。

三、若至無功用心的疑情現起時,殆離悟境已不遠矣:若疑團正起時,其實既非思惟,也非不思惟。以若謂不思惟,則何能有疑情之現起?反之,若謂動心去思惟,則早落入話尾去也。於是當此「非思非不思」的疑情,能現起於一切境界中時,是謂「無功用心」的疑情現起已。而心既能與「無功用心」相 應,則必離悟境已不遠矣!

從參禪之初,(其實應說從學佛之始),即是為了覺悟。但若真覺悟,則所悟得的又是什麼?當然此在三藏十二部經裡乃有許多的回答方式。但就我的理解,則曰: 唯中道與法身爾。

因為一切疑情,乃從矛盾而有。不管是理念的矛盾或事象的矛盾;以矛盾不能消除,故由之而現起疑情。因此云何能開悟?即謂能消除矛盾或統合矛盾。而矛盾既消除已,則非此亦非彼者,乃名為中道。或矛盾既統合已,則即此亦即彼者,乃名為法身。以下詳述中道與法身:

中道與法身,皆可對應而細分為四類。現首述中道的四個類別:

理的中道:這最具代表者,乃龍樹菩薩於《中觀論頌》中所謂的「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世間萬象,似滿目琳琅、千差萬別。但若能從緣起的理則去觀察,則萬物於緣起中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從緣起去觀,則能消除一切理上之矛盾。

尤其既緣起則無自性,而無自性者更能消除一切我見、我慢。世間的矛盾似很多,但追根究底,乃從「自我中心」的執著對立而有。而無自性者,既能消除一切我見;則一切由我見而有的矛盾對立,亦樹倒猢猻散矣!故從緣起去觀,亦能消除一切事上之矛盾。

在《中觀論頌》開宗明義的八不中道裡: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去不來。即謂能以緣起中觀,而消除一切對立與矛盾也。詳細各 位去看《中觀論頌》,即可明白。其次:

心的中道:一切的矛盾,究竟是由心之分別取捨而有。以眾生於觸對境界時,必由之而生分別取捨之心。於是乎不管你怎麼取此捨彼,皆是偏端而非中道。故真相應中道者,唯以不分別取捨故。而不分別取捨者,即是前所謂的「證無分別智」。故心之中道,非徒口說或理解而已,乃必由修行才能體驗之。

身的中道:若以禪修而證得無分別智,則既能體證心之中道,同時亦能打通身之中脈。故身之中道者,首為中脈的疏通。其次,從中脈而外延,故順通全身內外大小周天之七萬二千細脈,亦是中道。此為若能完成大小周天者,則氣既不偏上、不偏下、不偏左、不偏右,不偏前後、內外,故能相應於中道 也。

行的中道:前理的中道、心的中道、身的中道,皆偏指內證的境界;而此行的中道,則指現形於外之行為。佛法講到修行最後的境界,常曰 「無功用行」,即雖不再作意,卻能隨緣示現。一般人常說:菩薩慈悲,菩薩發願度眾生。其實,這只是以凡夫心去度菩薩境界。以若真是大菩薩,則必早證無心境 界;而既無心,云何起慈悲意而發願度眾生呢?在佛法裡常謂的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若不入三解脫門,則非大菩薩;若是大菩薩,則必無心無願才是。

然大菩薩雖無心無願,但能於與法界因緣的感應道交中,而種種示現,或說法度眾,或慈悲救苦,或金剛怒目。於是凡夫得見其有種種行,但此一切行,乃只是「無功用行」爾。

於是以無心故,乃能相應於「事事無礙法界」。在華嚴中,常謂有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過去我一直無法理解,何謂事事無礙法界?而今乃稍能從無心境界中去意會。否則,天災人禍或老虎吃人,豈能無礙?然若證於無心境界,卻只道「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在 華嚴經裡,八地以上乃不動地;而心既不動,礙從何起?

以上所說中道,乃從先覺悟於理的中道以修心,故能證於心之中道。次從心之中道,而能疏通身之中道。最後,以身心統一、理事無礙故,能成就於行之中道。

中道本不外乎法身,就如同真空即是妙有;但在言語的界別中,中道乃偏指矛盾的超越,而法身則指矛盾的統一。以上既已說明四種中道,其次更闡述四種法身:

理的法身:此我們還是從《中觀》的「眾緣所生法」說起,既一切法是因緣所生,而因緣復從因緣生;則種種因緣互相鉤結連鎖,乃成一廣大 無邊的梵網。這網既已刮盡天地萬物,更能延攬過去、現在、未來。故且將此法界的緣起總相,安名為「法身」。

或問:那凡夫眾生有「法身」否?答曰:凡夫眾生無有「法身」!此為雖緣起諸相,法爾如是;但凡夫眾生卻只能從自性見中去見其千差萬 別。以不得統一故,不名為法身。我們之所以稱為「身」者,乃為有統一協調的作用;譬如眼耳鼻舌,手足四肢等乃能相互協調故,得名為「身」。

因此必待能從「緣起無自性」中去觀待萬法,才得名法身。故只有已覺悟的聖者,才有法身。

心的法身:佛法中常謂「六根對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其實前五根,皆不出意根的作用;故前五塵,乃含容於法塵中。前所述緣起的總相,雖萬象森羅,無所不包;然就眾生意根所能及的法塵,卻是有限多了。我們區區五尺之軀,短短百年之際,又無天眼、天耳等神通,故所知所受者, 比之理的法身,乃微乎其微而已!

然而凡俗眾生即使所見有限,卻仍不得為法身。以前已說過:必完成統一,才名法身。而眾生以分別取捨故,必在散亂矛盾中,故不名法身。 唯聖者以證無分別智故,得名為法身。

氣的法身:前曾說過「氣似電磁於右手定則中,所產生的磁場。」而凡夫即使有氣脈、有磁場,卻不得名法身;因為脈多雜亂淤塞,而磁場亦互相干擾。故唯有從打通中脈而順通大小周天者,才能以統一協調故而稱為法身。

當然前也說過:中脈從外向內、從下到上,還有許多層次的差別。但大致而言,愈能內攝者,即愈能外延;而愈能內攝與外延者,其法身也就愈大。簡言之,即磁場所能及的範圍乃愈廣也。

當然氣的法身比之心的法身,又是天地之隔、微乎其微爾。尤其是生病萎弱的凡夫眾生,以脈常阻塞不通故,其氣力所及的範圍可能還不及其身體大。

體的法身:所謂體者,乃身心力用所及處也。如對照前「行的中道」而言,乃為得行故,能完成其力用。凡夫眾生雖亦有其作用,但少知寡能,只聊勝於無爾。而聖者經修行後,乃能全盡其力。而此又可分自受用與他受用。

自受用:佛經中所謂「四無礙、六神通、十力、十八不共法」等,因與法界統一故,其勝用無窮。

他受用:於無功用心中變化四大,所謂「行空花佛事,建水月道場」而度化眾生。

以上四種法身,對凡俗眾生而言,皆是一層比一層小。而大菩薩以身心全與法界統一故,理的法身即是心之法身,心的法身即是氣之法身,氣的法身即是體之法身,在華嚴經中常謂「毘盧遮那佛」「一真法界」與「海印三昧」者是也。

以上所說中道與法身,其實只一體的兩面也。中道偏述內證的境界,而法身偏說外延的範圍。各位如回想我前所說的「成佛與度眾生」,大致也是用這樣的區分和層次來說明的。

最後在我修學的過程中,我曾試用這種模式,來詮釋中道和法身的關係,現提供各位參考:



圖中a1與a2點,乃代表初修行時,心還向外攀緣,故有許多矛盾而與中道相隔甚遠;此a1與a2的距離,即謂因矛盾而與中道的距離。 如我們能以內攝的方法用功,則因心氣內攝故,乃移至b1與b2點處。故此時與中道的距離便拉近了。然而中道的趨近,非以水平位移的方式趨近,而是以拋物狀 的漸近線而逼近的。以漸近線只能逼近而不能全靠攏,故我常謂:修行只是不斷地去提昇和超越,而無終結時。

其次,在內攝的過程中,心境亦隨之而提昇。初於a1與a2點時,其高度僅為ha。次內攝至b1與b2點處時,則高度已提昇至hb。當心不斷地內攝至將近中道時,則高度已高超至近無窮。這也是我常說:內攝至極點,則外延至無窮的源由。



其次,再看法身。在a1與a2點處,乃以ha的高度為半徑而形成兩個球體,體積既小,又各自分立。次於b1與b2點處,則以hb的高度為半徑而形成兩個球體,體積既大,又能交集。於是乎,當愈趨近中道時,不只球體體積將近於無窮(包納太虛,量周沙界),且二者交集更多而近於統一。

從中道與法身的示意圖中,我們便很容易下結論:心愈內攝於中道,即體愈外延於法身。

總之,在此次課程中,我主要為表達這樣的修學模式:從理通到心通,從心通到脈通,從脈通到體通。而理,依我修學的經驗,乃由《中觀》 緣起無自性的原則而能會通。其次,心欲通;則依無分別智的內觀法門去修才能通。再者脈通,禪宗雖不談調脈的方法;但若心通者,脈自能漸調通。故我把脈通歸 為「悟後啟修」的層次,這乃與密宗相反,密宗是先求脈通,再修大手印而得心通。我以為彼乃較迂迴,故不取。最後,既心脈皆通,則能形成很大的磁場而成就於 「心境合一」的體通境界。於是以心境合一故,能有六神通及種種不可思議境界。這在《維摩詰經》與《華嚴經》中,有種種描述。

但是不管果位是如何的莊嚴殊勝,總還是由因位的理通與心通而逐次成就的。所以我整個的修學理念,其實只非常單純,就只這理通與心通而已!

meet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